时评:高考与课程选修模块亟待有机整合(图)(2)
(2)必考内容由2个必修模块和选修系列3中的2个必选模块组成,选考内容由选修系列3其余的3个模块组成。考试时,学生在这3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或2个模块作答。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一定程度地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但最大不
(2)必考内容由2个必修模块和选修系列3中的2个必选模块组成,选考内容由选修系列3其余的3个模块组成。考试时,学生在这3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或2个模块作答。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一定程度地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但最大不足是不同题目之间存在等值问题。等值对于高考的重要性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题目等值是选拔性考试科学、公平的基础。因为各选修模块的内容不同,思维形式、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等都有所不同,学生分别解答属于不同模块内容的题目,严格地说是难以进行等值比较的;第二,由于命题力求达到“基本等值”的需要,要使得对应不同模块的题目在测试难度等方面保持一定的平衡性,一般不得不选取模块中较为基础的层次要求来考查。这样,形式上考查了选修模块,实质上却放弃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模块教学目标本该达到的程度,这也不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
由两种设计对物理学科选修模块的处理可知,第一种设计“舍弃”了6个选修模块,第二种设计“舍弃”了5个选修模块,除为文科学生设计的系列1的2个模块高考可不考虑以外,二者在数量上仅相差一个模块。但是,两种设计共同“舍弃”为侧重实践应用的理科学生设置的选修系列2的3个模块,却成为它们共同的缺陷,因为物理选修课程系列2与系列3的培养方向是不同的,高考完全“舍弃”系列2的模块,无疑将直接导致一些希望向应用技能方面发展的学生无法在考试中展示自己的实际才能,而希望招收具有这方面特长学生的学校和专业对此也无法考查。这种设计导向反映在课程上,就会导致课程出现结构性的窄化,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选择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课程,这对课程改革的负面影响尤为严重。然而,因为一次考试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历来“就高不就低”的高考,很难兼顾各类学生,所以解决问题无疑要向分类考试方向寻找出路。
分类考试促进有机整合
不断提升高考改革服务新课程、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是深化高考改革的既定目标。当前必须在加强研究和探索的前提下,通过渐变和累积式的改革使高考和高中课程选修模块实现有机整合。
(1)高中课程分科、分类设置选修课程,对高考改革客观上提出了分类考试的要求,高考改革应积极回应这一要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选修模块考试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报考学校的类别与专业的需要确定。”有关高考考试内容与选修模块如何衔接问题,课程标准提出:“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考试内容应包含共同必修课程物理1、物理2,以及部分选修模块。”这是因为,一方面,不同类型的高校需要与其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相匹配的测试,招收适合学校特性的考生;另一方面,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更需要与自己能力水平和发展潜能相对应的考试。从新课程高考物理学科两种设计路径对选修模块的取舍可见,目前一次性的、单一的高考难以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这是功能性的缺失。要真正改变功能性的缺失,只有实行分类考试。
高等职业教育层面的分类考试在我国已推行多年,实践中存在着多种招生考试形式,这是很好的探索。下一步高考改革应当在高职招生探索的基础上,按照高校的专业特点采用整体设计的思想,而不是一些分散的、带有随意性的模块组合。为此,本人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对高考物理学科的分类设计提出3个层次的设想。
①对于一般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主要以会考相关科目的成绩作为是否具备进入某专业学习的基本条件,同时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考查,如面试、动手操作和必要的笔试,笔试的内容是两个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以及选修系列2中的操作性内容;
②对于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科院校或工科专业,考查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系列2的3个模块以及系列3的前两个模块的有关内容,突出应用能力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