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热点关注:考生如何避免掉入高校招生欺诈陷阱

时间:2011-06-28 16:08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日前,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常见的招生欺诈有哪些形式?考生应如何避免上当受骗?记者就此向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进行了咨询。  1.混淆不同的办学方式进行行骗。行

  日前,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常见的招生欺诈有哪些形式?考生应如何避免上当受骗?记者就此向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进行了咨询。

  1.混淆不同的办学方式进行行骗。行骗者故意混淆高考(微博)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如成人高考、远程网络教育等)招生的区别,将低分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等考生报到后才知道真相。事实上,这类辅导班,只要注册就能入学。

  2.借军校招地方生名义行骗。行骗者假冒军事院校招生人员,声称能够拿到军校“特招指标”,索取高额费用。其实军校与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和家长的任何费用。

  3.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行骗。自主招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高考前通过高校组织的测试,二是经测试合格后还需要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必须达到考生所在省重点分数线。自主招生不是无要求的,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并不是花钱能买到的。

  4.招生中介提一些不具备招生资格的院校进行招生。据介绍,由于个别民办院校资质不够,且违规严重,教育部已停止这些学校组织教育招生活动。但是,这些学校有可能在私下通过招生中介,对外违规招生。

  5.私设高校招生点、办事处、招生网进行网站行骗。行骗者私设高校临时招生点、办事处、虚假招生网,打着高校旗号,声称可以代办入学,让考生取得正规学籍、文凭、考生报考此类学校,交纳了部分现金后,不法分子便携款逃跑。

  6.伪造录取通知书行骗。行骗者通过邮局、快递公司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有些低分考生意外地收到多个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银行账号。(记者 刘浩浩)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