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高考报名人数持续减少 高校面临“存亡危机”(2)

时间:2011-05-30 16: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大学学费高也成为部分学生弃考、弃学的原因之一。用一些农民家长的话说,“不上学,将来穷;上大学,马上穷”。即使按较低的高校学费每年5000元计算,就占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5919元的84%。 生源不足、录取率上

大学学费高也成为部分学生弃考、弃学的原因之一。用一些农民家长的话说,“不上学,将来穷;上大学,马上穷”。即使按较低的高校学费每年5000元计算,就占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5919元的84%。

生源不足、录取率上升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进而影响高校教育质量及毕业生就业水平,又影响到下一轮招生。所以,对个别高校而言,有进入恶性循环之势。

2、 高职高专 首当其冲

狼来了,不会吃掉整个羊群,真正被消灭的是弱小的羊。同理,生源不足带来的高校存亡危机,只是对某些高校而言,不会演化为整个行业的危机。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生源危机也是一个倒逼“成本”、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良机。

“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自身实力本来就不够强大,还不能及时转型,就会被淘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段成荣说:“重点高校短时间内不会受什么影响,也不会面临生存压力,但会存在抢夺优秀生源的问题。目前,高等院校的当务之急,是把自身培养人才的能力、水平、质量提高上去。”

在生源危机中,非学历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缺乏特色的普通民办高校、公办的高职高专将最先受到冲击。有统计数据显示,由于社会追求高学历的氛围,高职高专的招生“人气”并不旺。近年来,随着高中毕业生数量下降,一些发达地区减少了当地高校在本地区的招生数,而减的最多的,就是高职高专院校。

有专家指出,随着生源持续下降,高等职业教育要经受严峻考验,部分没有稳定投入,只靠学生学费生存甚至还要以此营利的学校要逐步退出这个领域。

“面临威胁的学校应该怎么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靠什么吸引学生?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专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对高等教育而言,生源危机也是一种契机,提高办学质量应成为高等院校未来十年的最重要目标。

对于民办院校,有专家建议,必须未雨绸缪,在生源危机中走特色办学之路,而不能片面追求“高大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应重视发展民办教育。李武介绍了北京经贸职业学院的应对之策:“除了加大宣传力度,更多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特色上下功夫,尤其更加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其实,公办高职高专院校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赵永良深有体会地说:“只有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学校才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该学院调整专业步伐,力求与市场吻合,优化现有主干专业,实行校企深度合作。

熊丙奇指出,要通过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使之能及时面对社会需求做出调整,改变因闭门办学而倒闭关张的命运。他特别强调:“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不但关系到从高等教育大国成长为高等教育强国,也关系到一些高校的基本生存。”

周德禄则认为:学龄人口的萎缩,会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的社会普及速度,这将深刻影响我国社会事业各领域的发展,需要社会管理者和研究者提早预见,未雨绸缪。

3、应对挑战 化“危”为“机”

高考生源下降,高校面临生死存亡,对高校本身而言,是危机中的机遇;对我国整个教育改革而言,也是一个难得机遇。

生源危机是推进教育公平的良机。熊丙奇认为,高考生源减少,对扩大教育公平来说,确实是个契机。随着生源减少,大城市理应顺势减少在本地的招生名额,增加对中西部和不发达地区的投放,以此逐渐缩小各地招生指标差距,促进高考公平。2010年5月,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中包括允许进城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升学考试,使人们看到了高考报名突破户籍限制的希望。熊丙奇说:“必须看到这一改革会面临既得利益的阻力,从而贻误时机、加重教育的危机。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亟须突破既得利益的阻力,克服教育行政部门自身的局限。”(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