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校企双赢让企业离不开学校

时间:2011-04-23 15: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校企双赢让企业离不开学校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查  内容提要: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探索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TOPCARES-CDIO),将企业的需求前置入课程,让学生在实践性的

  校企双赢让企业离不开学校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查

  内容提要: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探索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TOPCARES-CDIO),将企业的需求前置入课程,让学生在实践性的课程环境下学习,把校企合作的着眼点放在让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上,双方共同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使学生在充分掌握行业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上,更加主动地适应了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从而使校企合作迈上了更高层次。

  ■本报记者 时晓玲

  春日的大连,风吹到脸上有阵阵暖意。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记者在校园里能够明显感受到一种跃动的激情与活力。接受采访的师生告诉记者,这是实施教学改革带来的变化。

  何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让学生在实践性的课程环境下学习

  在学校办公室的走廊里,记者请教刚上完课的计算机系老师孙斌:“何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他告诉记者:“简单说,CDIO就是基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整个生命周期创设的一种工程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一种主动、实践并且和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下开展学习。”

  “以前教书,只要把课上完就行了,至于学生听懂没有、掌握多少、与其他课之间的关联,都可以不去想。如今,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这一套完全行不通了。”孙斌说。

  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学院明确提出在过去校企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在合作中整体设计课程,重新修订教材,改革课堂教学。

  孙斌这学期教手机开发课,整个寒假,他和几位同事几乎没有休息。“我们把培养一个嵌入式软件工程师4年需要掌握的硬件设计开发能力作了总体梳理,然后设计在一个电路板上,这个电路板从大一下半学期开始用,一直到大四最终完成,学生可以根据新学的知识不断往里面增加复杂的知识点。”

  一个电路板,把学生4年要求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和不同老师之间的课程都贯通起来了,这在传统教学里几乎办不到,但现在却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开始先试先行,并且逐渐成为老师的共识。

  从2009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学校逐步推开以来,计算机系副主任董玮就一直负责组织该系相关学科的教材修订编写。“CDIO是从国外引入的工程教育概念,没有现成教材,老师们开始编的时候心里没底,但好在学校总体设计目标和一体化推进路径非常明确。”

  董玮所说的学校总体设计目标,就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借鉴国外工程教育理念的同时,充分吸收本土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经验的一个解决方案。其中“TOPCARES”分别代表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等8个一级能力指标。一级指标下又细分为32个二级指标和110个三级指标,有些还根据具体专业不同要求细分出四级指标。

  将企业需求嵌入后重新建构新的课程体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负责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教学运营工作的孙秀杰告诉记者:“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企业的一些能力需求和我们课程培养目标怎样对接。经过反复调研,我们把双方对接的交集部分拿出来认真分析,然后把课堂上需要的内容拿到企业去教,再把企业的资源引入课堂。”

  “现在老师们都行动起来了,你不让他参与教改都难。”孙秀杰如此描述这场撼动全院每一名教师的教改。

  为何要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把企业的需求问题解决在校园

  作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整体推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操盘手,院长温涛这些年一直在研究校企合作的真正内涵。他说:“东软是从大学走出来的企业,所以当初创办学院,就是希望能够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急需的IT专门人才。但这并不代表校企合作就会顺理成章。”(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