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高考移民楼”调查(2)
这份投诉洋洋千字,却没有得到任何回音。事隔近一年,当记者采访到他本人时,他说,他的事情没人理是有原因的:在投诉到相关部门没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他才将问题投诉到网上。早在他投诉前三个月,也就是去年的3月份
这份投诉洋洋千字,却没有得到任何回音。事隔近一年,当记者采访到他本人时,他说,他的事情没人理是有原因的:在投诉到相关部门没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他才将问题投诉到网上。早在他投诉前三个月,也就是去年的3月份,已有人将此事投诉到该区的相关主管部门,而主管部门调查后的结论,让他们这些家长啼笑皆非。
记者调查
主管部门“调查结论”含混
在该区纠风办主办的“政风行风热线”网页上,记者查到了投诉者提到的主管部门“调查结果”,大意如下:
2010年3月25日,区纪委纠风室与区教育局纪委,联合对“高考移民问题”进行了调查。经查,区政府为推动该区建设速度,与河北唐山亨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签订了100户团购该区商住楼合同,这些住户中有100名初高中在校生需转入相应初高中读书,请示沈阳市教育局帮助这些学生办理学籍转入审批手续。
沈阳市教育局根据“沈阳市教育局支持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十条措施”中第七条的具体规定:“在沈购买新商品房的外地人员,其子女可直接在沈参加中考;如子女已在外地就读普通高中,需办理转学手续的,教育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专人帮助办理手续,为其提供优质服务”,批准了其中70名高中学生的学籍转入。转入一所高中65名,另一所高中5名,其中高三43名、高一高二27名。另外有26名往届生及1名应届生就读私立高中,1名日语学生就读某区,两名初中生就读于区初中。总计转入学生学籍100名。
本区2010年的高考报名工作是根据沈招考办发(2010)31号文件《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精神进行的,其中文件第四项第二条规定: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实行学籍户籍双认定的办法。应届考生报考资格由毕业学校负责审查,往届考生及同等学历考生报考资格由户口所在地招考办负责审查。
招考办对以区私立高中为报名点报名的26名往届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了认真审查。高考报名往届生报考需提供户口本、身份证、高中毕业证。经与公安部门核实,这部分考生全家户口确在2009年转入,并且办理了身份证。这部分考生又都具有高中毕业证,毕业证盖有河北省所在市教育局的钢印,最后一页是河北省会考防伪成绩条。根据2010年高考报名文件精神,又咨询市招考办(对户籍全家转入的符合其他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以在我区招办报考),招考办对这部分考生给与了正常报名。“高考移民”就是某个考生的户籍关系在即将高考的前夕由甲省区迁往乙省区,在乙省区报名参加高考。但这样的户口迁移方式,如不是迁到考生的父母或直系亲属那里(注:其父母或直系亲属多少年前就居住在那里),其在乙省区参加高考的成绩往往是无效的,也是不能被高校录取的。
综上所述,河北唐山转学籍就读本区公立高中的43名应届生,就读于私立高中的26名往届生,不属“高考移民”。
人们一看便知,这个“处理结果”只对26名往届生做了详细解释,而43名进入高三的应届学生是如何参加高考的,却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
在王跃民看来,这100户实在很幸运,原因是“政府部门同开发商拧成了一股绳,当钱起了作用之后,这100个孩子能这样顺利地入学并参加高考”。而他,没有赶上这一拨,所以走的路则要比这些家长曲折得多。
四处奔忙
多花6万元办下房照学籍
在沈阳,“高考移民”的重灾区并非只有上文提到的这个区,只是该区一次性进来100名学生,实在太招风、太明显了。
在沈阳市内,房地产开发商多,楼盘也是数不胜数,房子价格也要比周边高出几倍。所以,从春节前到上个月,王跃民一直在沈阳周边的楼盘转悠。他觉得,周边的房价要比市内低得多,买了房后,不仅可落户,房子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他最先看的房子是在沈阳到新民之间的胡台镇,这个叫“爱国家园”的楼盘,每平方米均价只有2100元,可再一细打听,人家的开发商都有“五证”,而他们只有“三证”,谈了半天,售楼小姐才告诉他说:“我们这是小产权房,落户可能有一定的困难。”王跃民只好做罢。(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