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我国高考改革路线图关键要抵达教育公平

时间:2011-03-10 13: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月5日在《学习时报》上撰文透露了下一步高考(论坛)改革的五个方面思路:一是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二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三是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月5日在《学习时报》上撰文透露了下一步高考(论坛)改革的五个方面思路:一是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二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三是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四是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是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的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择机会。(1月6日《新京报》)

袁贵仁部长提出的多元化高考改革思路的积极意义可圈可点。但是,高考改革点多面广,高考多元化改革方向可期,但是具体的改革思路有待优化、完善,不可急于求成,奢望一蹴而就。高考改革路线图关键要抵达公平正义。

应该承认,现行高考制度确实存在一些缺陷。改革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确有必要。袁部长提出,部分科目一年多考,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模式。但是,在高考改革过程中,配套制度的建设更为重要,需要完善高考评价机制,避免招录环节腐败,最大限度维护教育公平与考生利益。比如,由于城乡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孩子接受现代教育与新生事物的机会相对较少,如果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依据,计入高考总分,农村孩子在这方面的得分机会可能会相对较少,容易造成新的教育不公。

更重要的是,招生腐败,分数不够钱来凑的教训太多。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固然是好事,但是,把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考录取参考依据,其公信度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因此,制定明确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价标准,让评价在量化、公开的尺度下进行。避免因评价标准模糊、程序不透明,测量的尺子太多,滋生腐败隐患。这实际上是对高考改革制度设计合理性的考验。

总之,高考改革不仅要提出路线图,而且要广泛征求意见,小心求证。如果高考朝着维护教育公平、利于人才培养的方向改革;如果高考改革抛弃急功近利思维,循序渐进、谨慎操作,高考改革诚信与公正也一定会被社会认可。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