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付学生失望 大学公选课呼唤优胜劣汰(2)
“听完了课,对台湾感情差点没了。”刚上大二的李晓君是福建一所重点文科高校的学生,上学期她选修了“台湾历史与文化”课,结果每次上课,老师都是低着头看着幻灯片念,要么就是自问自答,根本就不在乎是否有学生
“听完了课,对台湾感情差点没了。”刚上大二的李晓君是福建一所重点文科高校的学生,上学期她选修了“台湾历史与文化”课,结果每次上课,老师都是低着头看着幻灯片念,要么就是自问自答,根本就不在乎是否有学生在听。
而和她同宿舍的舍友小陈,选了同一门课的“全程网络授课”模式,开课一个月后,她们终于搞明白了,这种新模式是按上网时间来计算课时,“也就是完全没必要到教室去。”
“没事就开电脑挂时间。”李晓君发现,知道上课要求后的小陈变得“轻松自在”,临近期末时,趁着上课的时间在宿舍里开着电脑,一周时间就“上”完了一个学期的课,至于是什么内容,小陈一个视频都没看过,“没有点名,甚至连老师是谁都不知道。”李晓君对这种上课方式非常失望,“既然是这样上课,还不如不开课,学生老师都省事。”
“很多人一谈起公选课,就只会联想到学生旷课、睡觉等不好现象。”上完了两个学年的公选课程的李倩坚持反对这种看法,“难道老师就没责任?!”
校公选课要经得起优胜劣汰
“一门必逃,另一门必到。”同样都在周三晚上的两节课,李晓君每次必逃“台湾历史与文化”课,但“婚姻的理性与浪漫”从来没逃过课。“老师开朗活泼,讲课也很幽默,而且互动性比较好,每次上课都很轻松。”即使是播放课件,这位教师也会精心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李晓君后来了解到,每堂课都有将近30个没报上这门课的同学去旁听。
给学弟学妹推荐校公选课时,李晓君还会推荐“商务沟通技巧”,“老师会让你把你的梦想、观点之类的,在大家面前说出来,练口才和胆量。”这种轻松的上课方式,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这才值得学生花时间去听讲。”
陈镇在和朋友聊天中,得知其他高校的摄影公选课的上课方法后羡慕不已:他们分小组给学生借用摄影设备,集中几次课专门介绍拍摄要领,让学生自己摸索如何拍出好照片;期末的作业也是让学生自己拍摄,以冲洗出来的照片效果定成绩。“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课程。”陈镇很希望也通过这样的学习,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
“我们并不想抹杀公共选修课的好处,更不是专门针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挑毛病。”李倩早已告别了校公选课的时代,“而是因为我们喜欢公选课,希望它变得更好。”
“全校公选课出现的现象,应该分开考量。”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刘坤庸老师认为公选课设置的初衷是好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风、教风不正,这是另外一回事,不应当一棒子打死。”
“有学生喜欢旅游,学校设置旅游公选课,有学生喜欢桥牌,学校也让教师开设桥牌课。”福建师范大学团委陈志勇认为,学校公选课项目日益增多,有些院校甚至达到100多项,目的在于满足现在学生的不同口味,“从总体上说,各个高校都想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但陈志勇也承认:“教风不正,是一些教师该认真反思的问题。”在陈志勇看来,一门校公选课的存亡关键在于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校公选课也得优胜劣汰。”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