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10名人大代表建议高考学考分离 形同考公务员

时间:2011-02-12 13:5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出了多少高考“状元”,升学率多高,成了不少普通高中的比拼目标,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使学校缺乏推进素质教育的热情。能不能像大学生自主考公务员一样,由高中生自己报名参加高考?昨天,10位省人大代表提交

  出了多少高考“状元”,升学率多高,成了不少普通高中的比拼目标,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使学校缺乏推进素质教育的热情。能不能像大学生自主考公务员一样,由高中生自己报名参加高考?昨天,10位省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普通高中教育与高考招生分离的议案。

  代表观点

  比拼升学率,谁有兴趣搞素质教育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潘溪民代表是金坛市华罗庚中学的校长,也是这一议案的主要起草人。谈到高中的应试教育,他用“焦虑”来形容自己的心情。“素质教育谈了很多年,但效果一直不理想。为什么推进不下去?学校就没有积极性。尽管省教育厅采取多种措施阻止普通高中片面追求升学率,但成效不明显,一些地方的主要领导、教育主管部门仍然把升学率和政绩挂钩。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潘溪民代表指出,升学率本身没有错,但错的是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不惜搞题海战术,加班加点。帮助学生考大学没有错,但错在把不适合上大学的孩子也通过题海硬“磨”进大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受到严重挫伤。有的学校从早上五点开始学习,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有的学校几乎天天考试。几年学下来,学生就会厌学。“这种磨出来的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考上大学后学习后劲不足,进入社会后创业能力不强,甚至连工作也找不到。是对孩子的极大伤害,也是对国家的伤害。此外,每年高校的招生人数是一定的,通过题海战术把不适合的学生硬塞进大学,也会将一些适合的学生排除在高校大门之外。人才资源的错位,对双方的发展都不利。”

  潘溪民代表认为,普通高中教育是培养人才,高考招生是选拔人才,两者各有其责。但是,多年来“十年寒窗苦,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使得普通高中教育沦为高考的“附庸”,其教育目标也就只剩了一个,就是把更多的学生送进大学,而不是更多地考虑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学考分离,学生网上报名高考

  目前,大学生考公务员都是自主报名,考上考不上,都与学校无关,高校也不会在意今年本校考出了多少名公务员。公考的模式能不能引入到高考中来?潘溪民等十位省人大代表提出了这一大胆的设想。

  “高中教育与高考招生分离,从制度上遏制排名、攀比之风。”潘溪民代表说,普通高中只对教育本身负责,遵照国家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学校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而高考及招生工作则与高中教育分离。“像公考一样,由高考招生部门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报名,学生自己设置密码,自己查阅分数,自己填报志愿。一切都可以在网上自主完成,不需要再由学校介入。”他进一步解释说,比如报名工作可以在寒假期间开展,每年5月上旬参加学校毕业考试,毕业后学生离校,自行参加高考以及后续的志愿填报工作,高中不再对此负责。

  相应地,学生考试成绩、考上哪所学校等情况也只有学生自己知道,学校、地方主管部门不再进行统计。“让高中摆脱高考的压力,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不断增强办学活力和办学特色,真正为国家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两点疑问

  如何保证高中的教学质量

  升学率排名虽然备受诟病,但没了高考升学率这条硬杠杠,高中的教学质量又如何衡量?会不会因为缺乏评价体系,而导致办学质量的下降?

  潘溪民代表表示,“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要至少回头看五年,不是看当年高考的升学率,而是看学生进入高校和毕业后,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尽管某一个中学升学率不高,但她培养出了栋梁之才,甚至出了世界级大师,那就是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同一所高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当初进校的分数都差不多,在大学里的发展后劲却可能差别很大,这就反映出了高中的教学质量高低。所以现在不少高校都在评优质生源基地,华罗庚中学是清华、南大的优质生源基地,这说明高校对我们素质教育的认可。”(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