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天才”被山西大学录取 父母婉拒媒体
9月11日中午,孙见坤坐在山西大学初民学院宿舍自己的床位上,目光不时扫向窗外,若有所思。 当日上午8时,山西大学文学院、初民学院等5位专家与孙见坤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认为孙见坤在文史哲方面确有专长,
9月11日中午,孙见坤坐在山西大学初民学院宿舍自己的床位上,目光不时扫向窗外,若有所思。
当日上午8时,山西大学文学院、初民学院等5位专家与孙见坤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认为孙见坤在文史哲方面确有专长,在征求孙见坤的意愿之后,破格将其从法学院转到初民学院文科试验班。至此,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孙见坤高考“招录事件”尘埃落定。“对这样的结果,我们非常满意。”孙见坤的父亲表示,“1902年创办的山西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这里有不少孙见坤心仪的名师,我们希望他能在这里学有所成。”“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向大家展现他多年聚积下来的收藏,也不是每一个人的展示都会有这样绚烂的舞台和如此丰富的收获。”孙见坤为曾经在央视大型国学知识竞赛活动《开心学国学》中取得的成绩而欣慰。然而十多天来,被置身于舆论风口浪尖的种种“收获”,也是19岁的他未曾料到的。
国学之缘始自8岁
按照孙见坤博客《彦恭自叙》(彦恭为孙见坤的博客名称)中的说法,他与国学的渊源从8岁就开始了。
“8岁时,予即好历史。时恰得读钱宾四先生《中国史学名著》一书,甚推服先生之博通,是予好国学之始也。12岁读王静安先生《人间词话》及《观堂集林》而叹服先生之见微考索,14岁读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彻底服膺于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非仅发覆之功也。是岁,又尝为12名年龄不一,学历不同之学生讲唐史一过,皆叹服。至16岁,读段若膺《说文注》,郝兰皋《尔雅疏》,略知小学;又翻阅王怀祖《读书杂志》,粗知校勘之学。”
8岁那年,在一次旅行中,孙见坤参观了故宫、天坛、长城、颐和园、十三陵、古观象台、历史博物馆(现为国家博物馆)等地。从那以后,他就迷上了一切与传统中国和中华文化有关的东西。后来孙见坤才知道,那就是广义上的国学。
阅读古代典籍的过程中,孙见坤还随手撰写了不少古文释注文章,《世俘非武成考》《尚书古文疏证跋尾》《两汉尚书今古文版本疏证》《尔雅释宫篇今释》《释辛》《蒋秉南先生著述系年考略》《读庄漫志》《说难臆说》《长恨歌笺略》《国殇校笺》等。此外,诗词赋文小说杂记数量就更多了。
2009年,孙见坤在国学网上看到央视《开心学国学》招募选手,便填写了报名表,又写了一份自荐书似的简历。两周之后,孙见坤接到了入选赛区百强的通知,独自一人从西安飞到北京。
来到北京的孙见坤见识了国学的魅力。6个赛区的600名选手,涵盖了从幼齿小儿到耄耋老人所有的年龄段,参赛者甚至有来自港澳台的华人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等地的外国国学爱好者。最后,在决赛选手中年纪最小的孙见坤斩获季军。
对这次比赛的收获,孙见坤在博客中这样形容:“一个独自在海边捡拾贝壳与顽石的孩子,身边的人们一直也不知道他的这些收藏价值几何,而他却始终倔强而又略带一点骄傲地认为,自己的收藏是天下最好的。终于,他因为一个很奇特的机缘而落入了一个绚烂的舞台,向众人略带炫耀地展示着自己的收藏,收获掌声、赞誉,还有一段独特而难忘的经历。”
舆论热炒遭到质疑
《开心学国学》的参赛经历,坚定了孙见坤以“为往圣继绝学”为己任的信念。
2009年11月,在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而设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中,陕西高新一中应届高三毕业生孙见坤的论文《〈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以扎实的国学功底从全国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