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录取通知书被塞进广告 邮局解释自相矛盾
左边信封为新生收到的“山寨”通知书,右边为该校卧底收到的通知书。记者陈志鹏 摄 新生收到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时,信封内居然多了一些广告单。到底是谁动了手脚?一封邮件的旅程可能经手4种人:寄件人、受托速
左边信封为新生收到的“山寨”通知书,右边为该校卧底收到的通知书。记者陈志鹏 摄
新生收到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时,信封内居然多了一些广告单。到底是谁动了手脚?一封邮件的旅程可能经手4种人:寄件人、受托速递单位、投递员、收件人。寄件人武汉科技大学通过“卧底邮件”自证了清白,收件人更不可能自己给自己发广告,那么到底是谁这么干的呢?
去年经办武汉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投寄业务的武汉市邮政局钢花支局局长李万国,昨天面对记者的采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无法证明这个事不是我做的。”
李局长这番表白的言外之意,似乎又软中有硬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谁又能证明是我们做的呢!
“真是防不胜防啊。跟市邮政局钢花支局的协议中明确规定含有录取通知书的信封不得改装、私拆夹带或私自粘贴宣传品,一旦发现,学校有权拒绝支付录取通知书邮资。但去年我校的录取通知书还是被私自拆开,放进了电话卡。”昨日,武科大招办主任王文涛告诉记者,由于这个原因,学校拒付了8万多元的速递费。
王主任说,这是违反国家邮政法和信息安全保密的嚣张行为,“当时寄出本科录取书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我明确告诉对方本科速递费不支付,专科录取通知书看你们表现,所幸他们收敛了一些,没有再进行私拆。”
今年,除了“卧底邮件”,武科大又多了些心眼。王文涛说,去年是学校把电子版新生名单提供给邮政,由对方打印新生名单,贴在信封上,“今年为防信息泄露,我们自己买了针式打印机,自己制作信封,专人封装,只让对方来学校取信并投递。”王文涛说,没想到信息还是被利用了。
王文涛说,“卧底邮件”排除了省市招办和学校招办私拆邮件及泄露学生信息,“唯一可能性就是邮递部门泄露的。今年很可能就是把正版录取通知书上的信息找人连夜抄录进电脑,再提供给广告商,或直接帮广告商制作广告信件。
记者看到,该校新洲籍新生孙艳涛收到的第二封只含广告资料的“新生通知书”的邮戳显示:武汉,7月30日,备机6。
“个别名址管理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不严”
昨日下午1点40分,记者来到市邮政局钢花支局。局长李万国一再表示,“我们这个级别不接受采访,请采访上级部门——市邮政局”。他承认,武科大确实有8万多元邮资没有支付,“我们想把今年的服务搞好,到时争取把去年的账一起结了。”面对“去年拆信、今年复制考生信息”的质疑,他只表示“我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投递环节没有录像,我也无法证明这个事不是我做的。”
有意思的是,他还特别表白:“去年和今年,从武科大取回来的信件,都是从钢花支局直接投出去的,跟青山区局没有关系。”
随后,记者来到市邮政局青山区局,见到该局局长党育、经手今年武科大录取通知书投递业务的市邮政速递公司青山分公司经理吴涛。
党育表示,钢花支局是青山区局最大的营业网点,各营业网点只是把各种信件收集起来,然后送到青山区局再送到市邮件分拣中心——但1小时前,钢花支局负责人李万国说的却是,信件不经区局直接由他们投递出去。
市邮政局办公室外宣负责人李汉梅随后到来,在与党育、吴涛、李万国三人商谈后,李汉梅代表市邮政局告诉记者,“这个事要像破案一样,要经过复杂的调查。不是一下子搞得清楚的,从接受邮件到投递出去都要调查。我们不是推托,我们是对客户负责。”
昨晚7时48分,李汉梅通过电子邮件给记者发来该局的正式回复,将责任归咎于“个别名址管理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显然,在李汉梅眼里“不是一下子搞得清楚”、“要像破案一样”才能搞清的问题,市邮政局似乎已迅速地搞清楚了。
但记者注意到,这份回复对本报昨日报道中所涉及的录取通知书被私拆一事,只字未提。(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