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江苏考试院发布四大提醒:别穿金属纽扣衣服(4)

时间:2010-01-22 05:2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4、问:在高考前的一个星期,应采取怎样的复习策略? 答:(1)一定要拿出时间来读考试说明;(2)查漏补缺,整理错误。一周时间没必要也不可能再把各科都全面地复习一遍了,所以要拿出时间把过去你错的题整理一下,

4、问:在高考前的一个星期,应采取怎样的复习策略?

答:(1)一定要拿出时间来读考试说明;(2)查漏补缺,整理错误。一周时间没必要也不可能再把各科都全面地复习一遍了,所以要拿出时间把过去你错的题整理一下,并弄清楚错误的原因;(3)不要重复地做一些市区的模拟试题。有些同学在这一段时间反复地做一个区一个区的模拟试题,这并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反复做自己会做的题,是在浪费时间,反复做自己不会做的题,会使自己的信心一次一次地受打击。学校的老师,包括同学自己,应该学会筛选,抓住中低档题,抓住针对自己弱项的题来练;(4)回归课本,特别要注意复习书中那些典型的例题及习题;(5)将原来的“把书读厚”转变为“把书读薄”。利用这段时间将以前学到的众多的知识重新进行组合、浓缩,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框架。也可以用提纲、图表的形式将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做出归纳,列出重点,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水平;(6)不沉迷于做难题。攻克难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久攻不下,一是占用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二是降低了自己的信心,加重了对高考的焦虑;(7)调整好生物钟。这段时间有些同学在家复习,喜欢在夜晚比较安静的情况下学习,白天睡觉。这种情况必须在考前的一个星期之前调整过来。因为高考的时间不是在夜晚,而是在白天,所以考生一般可在晚上10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逐步把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

5、问:如果考试就在明天,我今天该做些什么?

答:(1)熟悉考试环境。看考场时,除了了解考区学校和教室位置外,自己应考的座位也应注意,可以试坐一下,如果损坏,可向老师联系更换;(2)规划好从家中到考场的交通路线;(3)准备好各项所需物品。如:准考证、应考文具(蓝、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橡皮擦、尺、圆规、垫板等)手表、必要的药品(肠胃药、头痛药、消炎药膏、风油精)等;(4)事先了解考场规则;(5)斟酌自己的状况,和家人商量有关陪考的事宜。可以衡量自己的个性和身体状况,与家人商讨是否需要有人陪考。(王)

饮食调理

饭前来碗营养汤考生吃得香

营养专家给高考考生开出助考食谱

高考临近,除了有效的复习方法,科学营养的饮食安排也格外受到关注。家长该如何烹调这道助考大餐?怎样让因为紧张胃口大减的考生吃得香?南京医科大学营养与卫生系主任蔡云清教授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道出“独门秘诀”为考生开出考试期间的营养食谱。她认为,家长应参照孩子平时的饮食习惯,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其爱吃的食物,改善烹调方法,变换花样,使饭菜更加可口。

烹调总原则清淡不失美味

蔡教授认为,高考期间饮食的原则是清淡而美味。考生吃得清淡,胃肠道比较舒服,发生意外的情况会变少。但光清淡没味道也不行,原本没胃口的考生怎么吃得下呢?建议家长在烹调时可适当多用些葱、蒜、生姜来调出孩子喜欢的味道。在食物选择方面是以谷类食物为主,因为考试期间考生大量用脑,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大增。大鱼大肉不多吃,但也不能少吃。考试期间需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蛋白质有助于增强记忆,平衡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蔡教授根据多年研究经验,开出一份推荐菜谱。

早餐 少油

要求:品种多样化,主副搭配,干稀搭配,荤素搭配,富含水分和营养。

推荐种类:一瓶牛奶(建议牛奶中放一勺芝麻)、一个鸡蛋、一碗稀饭或一个馒头,还有天然果汁,可以把多种水果榨成果汁,也可生吃番茄、黄瓜等,水果的量不要太多,适当吃一点。

小秘诀:补充少量坚果类补脑的东西。比如油炸花生。

午餐 低脂肪

要求:补充上午的热量消耗,储备下午的热量,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午餐一定要吃饱,八分饱最合适。

推荐种类:讲究荤素搭配,品种多样化。首先保证150~200克主食(大米面条、馒头等)。在荤菜方面,家长尽量不要多给孩子吃猪肉,而应该多吃贝壳类、海产品、鱼虾等活物,可以煮汤,汤里放豆腐、小青菜。如果孩子喜欢吃肉,建议适量吃鸭肉、鸡肉等家禽类肉制品。吃这些荤菜可以在减少脂肪摄入的同时得到优质蛋白,同时还能摄入微量元素。在蔬菜方面,每天保证4001000克食用量。吃深绿色、红色的新鲜蔬菜,比如可以准备一盘什锦菜,把笋片、胡萝卜丝、土豆丝、青椒丝、香菇丝、黑木耳丝一起翻炒。这样就可以吃好多种蔬菜。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