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吉林高考作弊产业链:还有多少“罗彩霞”

时间:2010-01-20 17:46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一等公民有钱有势,让孩子走保送,绕过门槛上名校。二等公民有钱有人,为孩子弄替考,费点资金保重点。三等公民有钱有路,给孩子买题抄

“一等公民有钱有势,让孩子走保送,绕过门槛上名校。二等公民有钱有人,为孩子弄替考,费点资金保重点。三等公民有钱有路,给孩子买题抄,付出心血进本科。四等公民啥都没有,靠孩子真本事,战战兢兢落孙山。”

■编者按

湖南省罗彩霞事件,曝光月余后,至今帷幕未落,甚至牵引出各地高考替考丑闻。吉林松原版亦粉墨登场,硬币一样正反对立的评价经年集中于吉林省松原市的高考上空,一面是金色,一面是灰色。过去两年吉林省理科高考状元都来自此地,这是它的荣耀,而来自省内外的舆论批评连年不断,焦点无不落在其高考考场内外的蹊跷和秘密上,这是它的晦暗。

本报记者近日实地探访,惊心于高考作弊之风在当地曾经的猖獗,亦痛心于当地高考监管机构一度的失察和背后若隐若现的腐败阴影。

所幸的是,历年来最重的一拳已经打出,遏止高考腐败的力量也并未彻底失声,只是,那些经年被异化和误导的民间心态和价值标准的重塑,看起来并非一日之功。

吉林高考作弊产业链:还有多少“罗彩霞”

在松原市一些中学附近的墙上,公然叫卖作弊设备的宣传单随处可见。图/南方周末记者 刘丁

吉林高考作弊产业链:还有多少“罗彩霞”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揭露松原历年高考黑幕的帖子,里面开列了大量的数据和表格。图/华声论坛

两个“张旭”,N个“罗彩霞”?

有的为了获得考场经验和锻炼,有的为了提前上大学,而有的则是赤裸裸地舞弊替考。

“湖南出了一个罗彩霞,我们这里有N个”。5月20日,一位在松原教育系统工作了多年的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严苛指责本地高考积弊。

近日,流传于网络的“特别曝光:吉林省松原市特大高考黑幕”的热帖,以详尽的数据披露发生在松原的大规模高考舞弊事件,指斥该市的高考资格审查“形同虚设”。本报记者获知,出现在网络之前,它曾被举报至中央和吉林多部门。

禁止替考、严禁高二学生报考外,作为国家第一大考,高考报名资格设置有严格规定,诸如伪造证件者将被取消全科成绩。

以此审视,松原的很多谜团需要解释。比如数十个参加高考的人“今年是往届生,明年却变成了应届生”。他们大都是高二的学生。

徐某是松原建新学校的学生,2007年还在读高二的他,却以往届生的身份拿到了高考准考证,参加了文科类的考试,成绩是388分;徐某于2008年再次参加了高考,但这次考的却是理科,成绩588分。两年参加两次高考,转了分科,成绩飙升200分。“我当时就想让这孩子上去,试试手,也看看考文科成绩能怎么样。”徐某的母亲说,“我们不算过分的,孩子考走的那次是正规手续报名,不像那些高二就假报名考走的那些。”

在她看来这是惯常之事:那年就是到招生办门前,几百块钱办了一套假证,在报名表上胡乱填上,夹杂在另一个正规的报名团中蒙混过关。“大家都那么弄。”她说。

松原实验高中的李某,也许就是徐某母亲所指的高二即考走的学生。李某同样也是在高二时虚假报名参加了2007年的高考,成绩是488分,记录显示,当时他被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后,就似乎在学校里消失了。高考报名表上证明人张尧老师,当时是高三(10)班的班主任,说李某原来是另一个班的同学,于2007年高考结束后升高三时转到了他们班。高三(10)班的同学们则印证说,“那个人从未在班上出现”。

如果说徐某完成从文科到理科以及200分成绩的跨越,尚依仗自身能力,那么一名叫“张旭”的考生在一次高考中获得两个成绩的奇闻,则直指替考舞弊嫌疑。

2007年的松原高考,在1110011考场和1110025考场,分别走进了两个“张旭”,最后以身份证号17结尾的张旭考了507分,以11结尾的张旭考得了430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