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2010高考如何变?新课改能否终结一考定终身(2)

时间:2010-01-20 21: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这些变化,造成了考生、家长的疑虑,因为他们不清楚北京市的新高考会有哪些变化,不知道他们自己是否适应。然而,北京市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早在新高考正式实行的前一年半就对外发布了“安民告示”:北京市2

这些变化,造成了考生、家长的疑虑,因为他们不清楚北京市的新高考会有哪些变化,不知道他们自己是否适应。然而,北京市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早在新高考正式实行的前一年半就对外发布了“安民告示”:北京市2010年的高考将以“稳定”为主。首先,考试科目设置不变,仍然是“3 理综”或“3 文综”,且分数不变,考试时间不变。其次,多数科目将不会设置过多的选做题,以避免因难度、通过率等无法统一而造成的不公平。第三,新高考的总体难度将不会超过旧高考。当然,其间的变化也是免不了的,如具体学科考查的知识点会有所变化,但都会在考前通过《考试说明》明确公布;“理综”中的物理、化学、生物,“文综”中的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的内容比例可能有变化,调整的原则是与新课程各学科的学时、学分比例相适应;试卷的结构、题型以及整卷难度等虽然力求稳定,但在能力要求上仍会有所变化,也会更加注意联系现实生活,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夯实必修课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日前,在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的“如何应对2010年北京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科学备考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提出“研究备战新高考,不是搞应试教育”的观点。

“我们强调改革考试制度,是为了让这个指挥棒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更好地发挥考试的作用,为教学作诊断,促进发展的功能,同时发挥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郭永福表示,先期进入高中课程实践的省市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可供学习和实践的经验,科学高效地备战2010年新高考,首先要夯实必修课程知识:文科注重开放性和人文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理科注重实践性、探究性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此外,还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是否可以有选择性地重点考查几项内容,如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审美与表现等,把这几项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尚待改进几个等级,综合评价制度要纳入高中电子信息管理,使综合评价可信、可用,发挥它为普通高校选拔的依据作用,让学生个性化、完整发展,改变高分低能的状况。”

新高考突出稳定与精致

东城区中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郑克强提出,新高考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一是稳定,二是精致。“我们一直在讨论,2009年的高考要在2007年、2008年的基础上向2010年新高考进行过渡。但事实上,2007年、2008年的高考试题已经在向课程改革过渡了。”也就是说,2009年高考题稳定在2007年、2008年的思路上就是在向课程改革过渡。所以,对于明年的高考,大家不用太担心,不会有太多的变化,这就是稳定。再说精致,实事求是地说,北京各个区县模拟考试题的水平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城八区的模拟考试都具有很高水平。高考命题则更加强调的就是“精致”。无论是对核心知识、主干知识的把握,还是每一小题的设问,包括试题答案,都要求做到精致上更加精致,更具规范性、深刻性、综合性。这也可以看作2010年命题的大方向。

但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跟踪调查显示,目前的高考生较之几年前,知识面广、思维敏锐,解答开放性试题时,答案也日趋多元化,但是在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上却有所不及。因此,考生还要在增强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上下工夫,力争“送分题”百发百中,一分都不丢。

新课改遭遇新问题

北京某示范高中数学教师王宁,曾经带过数批高考班,2007年接手了高一年级,即北京实施新课改后的第一批高中生。与往届生相比,课改后的学生显现出了新的特点。

“从学生学习的过程来看,比过去的学生不够深入。这并非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目前新课改所带来的问题。”王宁提出,往届生在学习某一部分知识时,通常都会按照从知识的产生到形成、深化等一体呈现的模式进行;而今按照螺旋式上升的理论,把同一体系的知识分割进入不同的模块里面学习。同样都是立体几何,会被分散在不同书本的不同章节中去,因此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整体把握的水平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