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
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经教育部批准可面向全国进行自主招生。
学校历史悠久 华中师范大学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大学(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于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我校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教育的养分,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恪守“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18万多优秀人才。如今校友遍布海内外,他们之中有的成为教育家、科学家,有的成为领导干部、艺术家、著名企业家……
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2000多亩,校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中秋时节,丹桂飘香,堪称人间胜境、治学佳园。学校拥有10余栋现代化教学楼;建有两座图书馆,馆藏面积15000余平方米,藏书240余万册,并具有先进的“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分布在各院、系、所、中心可供学生学习用的计算机6500多台;已建成与国际互联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每栋宿舍都安装有投币式全自动洗衣机,房间除必备的桌、椅、床、灯、书架外,还有衣柜和储藏室,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电话。学校有学生食堂七个,三星级宾馆一座,能满足不同口味、不同民族习惯、不同消费能力的学生需要。校医院为一级甲等医院,为全日制学生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在校内,银行、超市、浴池、理发店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建有多功能体育馆、体操房、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各类现代化体育设施,可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学科优势明显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4000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专兼职院士、文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8人,教授近300人,副教授近600人,博士生导师166人。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中国近代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汉语言文字学)、省部级重点学科13个、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4个(物理学专业、历史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化学生物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5个,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有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 生。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400余人,留学生300余人。学校基本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
科研实力雄厚 学校下设21个学院、4个系部、60余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同时还设有教育部中南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以及国务院侨办批准设立的“华文教育基地”,设有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分析测试中心、10个语言实验室和57个专业实验室,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学校办有出版社,有13种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挂靠30多个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学会、研究会,学术研究氛围浓厚。学校科研整体实力较强,形成了文科、理科、教育科学三大研究格局。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全国高校首届、第二届、第三届成果评奖中名列第13位、第10位和第15位;“十五”以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前15位;理科科研论文“SCI”源刊与收录率连续10年名列全国高校40位左右。仅以物理学为例,在2005年公布的物理学研究贡献指数中,华中师范大学在全国科研机构中排名第六位,高校排名居第四位。(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