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合7425亩),三面环湖,背靠青山,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建筑楼群鳞次栉比,自然园林风貌引人入胜。
学校历史悠久,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其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建国后,学校曾直属中央高等教育部,后实行农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学校具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评审权。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
学校长期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董必武、李先念、徐特立等先后为学校题词和题写校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997年11月23日到学校视察。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1998年10月1日为学校百年校庆题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才俊荟萃。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教授199人,副教授321人,博士生导师16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占70%;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5人入选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4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16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49人。
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设有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园艺林学学院、水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等13个学院和外语系、体育课部2个直属系部。现有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6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4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4000多人,研究生3400多人。
学校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相结合,学科优势明显,新兴与传统学科交融。现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学科被教育部批准设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列全国第19名,其中作物学列第1,畜牧学列第2,园艺学、水产分列第3,农林经济管理列第5,生物学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类学科之后列全国高校第4。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2000年、2004年连续2次被评为国家优秀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2004年连续2次年检结果为优秀。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十五”期间教学成果丰硕。2001年、2005年两届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3种,其中一等奖1种,二等奖2种;2003至2005年共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湖北省精品课程18门。近几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录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30%左右,其中生物类等特色和优势专业的录取率超过50%;本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在教育部公布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6个层次中,我校位居第一层次。学校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重要成员,是武汉地区高校仅有的3个B级成员馆之一,综合馆藏210余万册(件);校园网络以千兆带宽为主干,覆盖全校。(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