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政治复习 > 政治人物 > 文章正文

刘少奇

时间:2009-11-02 11:3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出生年月:1898年  籍贯:中国湖南宁乡人  职务: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防委员会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出生年月:1898年

  籍贯:中国湖南宁乡人

  职务: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防委员会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湖南宁乡人。

  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回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曾同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后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主任、主任。

  1925年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此后分别在上海、广州、武汉参加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群众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

  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国共两党全面分裂后,他先后在河北、上海、东北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30年夏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局委员,留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秋回国,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他认为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应该实行深入群众、长期隐蔽、积蓄力量的方针,并对当时中共党内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左倾做法进行过某些抵制。

  1932年冬进入位于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领导职工运动,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县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1936年春赴华北,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坚定地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并对过去党的秘密工作中的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坚持中共中央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随后组织力量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被任命为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同陈毅等一起扭转了新四军的困难处境,恢复和发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扩大了华中抗日根据地。

  1939~1941年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名演讲,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

  1942年底回到延安。

  1943年3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的概括和系统的论述。同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期间,他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攻占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转移到华北,和朱德一起负责中共中央委托的工作。同年7~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主持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定的方针,进一步推动了共产党领导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他在制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