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政治复习 > 政治人物 > 文章正文

黎巴嫩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

时间:2009-11-02 11: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哈桑纳斯鲁拉1960年8月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郊区的一个什叶派穆斯林家庭。纳斯鲁拉在阿拉伯文中意为真主胜利。  纳斯鲁拉16

  

  哈桑纳斯鲁拉1960年8月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郊区的一个什叶派穆斯林家庭。纳斯鲁拉在阿拉伯文中意为真主胜利。

  纳斯鲁拉16岁时前往伊拉克的什叶派圣地纳杰夫学习宗教,1978年回国,次年加入阿迈勒运动。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他脱离阿迈勒运动,加入新成立的黎巴嫩真主党。1992年2月,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在以军空袭中被炸身亡后,纳斯鲁拉接替穆萨维,担任真主党总书记至今。

  作为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支持者中威望极高。他极具演说才能,且十分幽默。公开露面时,蓄有长须的他总是戴着眼镜和头巾。敌视他的人把他看作是黎巴嫩恐怖组织的头子。但对广大的穆斯林,特别是什叶派穆斯林,他则是反抗以色列的民族英雄。长期以来,纳斯鲁拉一直拒绝承认以色列,主张通过武装斗争结束以色列的占领。

  自出任真主党总书记以来,纳斯鲁拉一直注重改善真主党的形象,积极推行温和主义,以赢得更为广泛的支持。他利用真主党拥有的资金建立了几十所学校、50家诊所、4家医院以及各类公司和农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福利网。他的所作所为在黎巴嫩深得民心,同时也使真主党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多年来,真主党武装一直坚持在黎巴嫩南部地区开展同以色列军队的武装斗争。2000年5月,以色列单方面撤出黎巴嫩南部后,真主党武装迅速占领了这一地区。此后,由于以色列没有从黎巴嫩、叙利亚和以色列交界地区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真主党武装在纳斯鲁拉领导下一直对以境内目标发动袭击。

  由于纳斯鲁拉一贯坚持反以立场,以色列一直把他作为暗杀的目标。2003年8月22日,以色列一家报纸曾刊登扑克牌通缉令,其中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名列榜首,纳斯鲁拉紧随其后名列第二位。此次黎以冲突爆发后,风格强硬的纳斯鲁拉再次成为以军重点袭击的目标。

  背景资料:黎巴嫩真主党

  黎巴嫩真主党是黎什叶派的政治和军事组织,成立于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创始人是穆萨维。该组织成立初期一直处于秘密状态,1984年开始使用真主党的名称,1985年发表声明宣告正式成立。

  黎真主党主要由从伊斯兰阿迈勒运动中分裂出来的力量组成,其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拥有民兵约5000人,在年轻的穆斯林教徒中很有影响。真主党总部设在贝卡谷地的巴勒贝克市,最高领导机构是由12人组成的协议委员会,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贝卡谷地、贝鲁特南郊和黎巴嫩南部等什叶派聚居地区。现任书记是哈桑纳斯鲁拉。

  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黎各派别根据政府的决定,解除了各自的武装,但真主党以抗击以色列为由,没有解除武装组织及上缴武器。

  在中东和谈问题上,真主党坚决反对和谈,认为解决阿以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消灭以色列。因此,真主党的宗旨是通过武装斗争,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并主张效仿伊朗模式,在黎巴嫩建立伊斯兰共和国。

  1991年阿以和谈开始后,真主党频繁袭击以在黎南部设立的安全区。因此,以色列一直视黎真主党为恐怖组织,并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和报复的对象,多次袭击其基地。1992年2月,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在以色列的空袭中被炸身亡。此后,哈桑纳斯鲁拉接替穆萨维的位子,成为真主党的领袖。

  真主党从1992年起参加黎巴嫩议会选举,并成为黎巴嫩最大的反对党。

  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地区撤军后,该地区实际上由真主党控制。由于以色列没有从黎巴嫩、叙利亚和以色列交界地区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真主党武装组织对以境内目标的袭击一直没有中断。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