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政治复习 > 社会透视 > 文章正文

用生命撑起农村教育天地 教师李元昌支教纪实

时间:2009-11-02 11: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他身患绝症,却用6年时间踏访了近200所农村中小学,建起了42个农村教师培训基地;他省吃俭用,却捐资、募资20多万元给农村学校,并

  

  他身患绝症,却用6年时间踏访了近200所农村中小学,建起了42个农村教师培训基地;他省吃俭用,却捐资、募资20多万元给农村学校,并办了一份杂志免费赠阅全国农村教师

  今年57岁的吉林省教育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李元昌身在城市,却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村教育。同事们说,李元昌是先进党员的代表,他为农村教育所做的努力对身边人是一种鼓励与启示。农村中学教师说,城市里如果多几个李元昌,农村教育也一定会办好。

  进城是为了让他休息,李元昌却把它当成了为农村教育奉献的又一个起点

  1999年9月,刚做完心脏手术和肠化疗的李元昌在病床上休息了不到一个月,就拔下点滴,独自一个人坐公共汽车离开长春,到100多公里外偏远的舒兰市一所农村中学,开始了又一次义务给当地教师培训的工作。此前不久,他被检查出患有非合杰氏淋巴瘤,医生宣判他的生命最多只有半年时间,需要一直化疗。

  从1985年至1994年,当时是吉林省榆树市秀水二中校长兼语文教师的李元昌以农村大语文教学为当地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服务为方向,先后进行了三轮教改实验并取得成功经验,成为教育创新的典型。1995年后,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特级教师、大学教授、省管专家,获香港伯宁顿孺子牛金球奖杰出奖,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1998年,李元昌被查出患上了非合杰氏淋巴瘤,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吉林省教育厅将他调到了吉林省教育学院中学部,当了一名语文教研员。

  调李元昌到城里是想让他好好休息,李元昌却把它当成了自己服务农村教育的一个新起点。到学院后,他一次也没住过院,坚持白天打针,晚上工作,只要身体好一点,就往各乡镇跑。1999年以来,李元昌到吉林省各农村学校义务作报告达60多次,在近6年时间里,他每年至少有近4个月的时间在农村基层,跑遍了全省80%的县乡中学。

  他在国内开创性地建立起农村基地校,更实现了城市校和农村校长期手拉手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面临着教师素质低、办学经费少、师资培训无门和教研没办法等共性问题。通过调研,李元昌发现,当前吉林省农村学校各级培训不可能达到普及,即使能培训,教师也承担不起费用。他感到,应该把挖掘和拓展农村教育资源和教师研培工作结合起来。为此,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建立农村基地校的设想,把农村学校有机整合在一起。

  2000年夏天,国内首个农村基地校在白山市露水河成立。这个教研教改联合体,跨越两个地区,整合了12所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源,把教研、科研相结合,又进一步把教师培训的任务担负起来,形成了优师共享,联合在一起共同备课,相互听课,共同研讨,基地内科研课题立项,学校人人都有科研项目的局面。与此同时,基地校还实现了联合评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课、优秀论文、优秀教研成果,基地学科带头人还可以随时到基地成员校中学送课。基地校的成立,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培训与教学相脱节的大问题,一大批年轻教师在基地校中迅速成长起来。在此基础上,李元昌及时总结并推广了这一经验,先后在全省9个地市州成立了42所农村基地校,形成了教研员基地基地校的农村中学教改教研网络。

  在创建农村基地校过程中,李元昌也深深感受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差距和城乡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为此,他一方面挖掘和优化农村教育资源,一方面把眼光转向了城市新兴中学。

  2001年夏天,李元昌把创办城市中学培训农村教师基地校的想法对吉林大学附属中校长崔贞姬说了,获得了支持。李元昌联系并主持了首批教师培训,从一所农村中学派出受训教师11名,在吉大附中培训一周。吉大附中选派出最好的教师作为代培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在此基础上,李元昌又联系城市教师送课下乡,让农村老师不出校门,就得到培训。6年来,经他联系的城市学校累计到农村送课已达数百次,受培训的农村教师近万人。(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