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尊重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再次看到这个规律完美演绎。 在18日进行的男子体操吊环决赛中,倒数第二个登场的陈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再次看到这个规律完美演绎。
在18日进行的男子体操吊环决赛中,倒数第二个登场的陈一冰,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裁判和观众,就在现场观众用排山倒海般的喝彩声为吊环王欢呼的时候,陈一冰却用手势示意大家保持安静,因为后面还有一位选手即将登场比赛。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感人的一幕:在男子体操单杠决赛中,28岁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精彩地完成了一套动作之后,裁判却打出了9.725分的低分,现场观众不断发出嘘声。此时,涅莫夫亲自登场,颇有风度地作出手势,向观众示意不要嘘裁判,保持冷静,随后比赛得以继续。尽管涅莫夫无缘金牌,但他以自己的职业风范赢得了观众和对手的尊重。
涅莫夫这个感人的动作,被观众称之为涅氏风度,而今又在中国运动员陈一冰身上得以再现。奥运会的人文精神代代相继。因为,涅莫夫和陈一冰的心中,装着一种比金牌更有分量的东西尊重。尊重别人,尊重一个团队,尊重一个民族,尊重一个国家,这恐怕就是奥运会令人着迷的魅力的另一面。
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反过来讲,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只有尊重,才有民族的独立性;只有尊重,才有世界的普遍性。但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不尊重别人的现象。比方,我们体育馆之内偶尔的嘘声。如果我们每位观众,都学一学陈一冰的大度与坦然,学会尊重每位选手,为每一个成功者报以热烈的掌声,给每一个失败者予以鼓励,那才是真正的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