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晴雨表”可望化解“心理感冒”
据报道,10年里与班里的学生说上370多万字的悄悄话,制作充满童趣的心情晴雨表洞察、管理学生情绪,这是从教14年的北京市垂杨柳中
据报道,10年里与班里的学生说上370多万字的悄悄话,制作充满童趣的心情晴雨表洞察、管理学生情绪,这是从教14年的北京市垂杨柳中心小学教师郑丹娜走进小学生心灵的高招。而这一高招有望在朝阳区乃至全市的中小学中进行推广。
笔者认为,当班主任、教师能将感情触角触接到学生的心理末梢,用感情听诊器诊听出孩子心理的喜怒哀乐等感冒发烧,她就能根据孩子的心理需要、心理冲突和心理痛苦,开出及时有效的心理退烧药和心理消炎药。感情纠葛、精神不快和内在压抑等心理感冒就能得到及时化解,就可以使孩子经常处在精神愉悦、心理健康的状态中,从而成为精神坚强和性情达观者。
遗憾的是,具备郑老师这种心情意识者不是太多。在升学率考核的重压下,老师们不得不将更多的教育精力倾注于提升成绩等显性教育模块,而情绪管理、情商引导和道德深化,因为调节周期长、见效慢,更属于出力不落好的隐性教育模块;又加上这些项目不属于教育管理考核细则,很多老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淡化了心理关怀责任,成为只关注成绩、不关注心情的冷淡老师、粗心老师。
如今,孩子受到的社会污染和干扰日益增多,自身抗干扰能力和精神免疫力有限,常会产生心理困顿、精神渺茫等心理饥渴。如果教育、家庭不能及时输送心理营养、心理盐水,负面情绪不断积累,就会产生难以挽回的心理亚健康,甚至是心理疾病。校园弑师案除了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未能提供必要的心理监测和情绪管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心理教育不足已成为教育软肋,虽然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可这些咨询多停留在救火、灭火状态,而不是防火阶段。消极被动的救助忽视了心理教育的常态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教育疏漏。
此外,一谈到心理教育,很多学校设立了发泄室、橡胶人等,停留在浅层次发泄上,而缺乏深入细致的心理沟通。而任何心理不良的形成多是渐进过程,试图通过一蹴而就的暴力发泄就能解决,这本身就是一种想当然。对根深蒂固的心理伤害,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心理纠偏。
心情晴雨表则不同。常态化的心理滋润能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烦恼,谈心式的沟通化解了学生的心理疑虑和不信任。形成了健康、稳定和生态化的心理纠错和矫正机制,就能培养出更多情感稳定、情绪健康的合格的人。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