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作文技巧 > 文章正文

名师支招:高考作文模拟题及审题指导(2)

时间:2010-12-23 16:10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所以,这份材料的正确主旨应该是:把握事物本质,避免“动机、效果”的二元论。 二、请对以下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令人惊羡的伟大业绩。但是,从全国各地,也时时传来一些不好的

  所以,这份材料的正确主旨应该是:把握事物本质,避免“动机、效果”的二元论。

  二、请对以下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令人惊羡的伟大业绩。但是,从全国各地,也时时传来一些不好的消息,特别是党内的少数高级干部,因为贪污受贿,而破坏了党的形象,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对这种状况,你有什么看法?

  审题指导:

  这是一个常规陈旧的话题。一般来说,同学们总少不了大谈特谈“党员干部贪污犯罪的种种不良现象与后果”。那么,怎样转换视角,独特创新,这是笔者认为更需要思考的问题。

  可设计“浅说‘腐败民俗学’之潜流”这一文章标题。先揭示“权力、物质、金钱”的崇拜歪风,再引出滋生在人们头脑中的种种“腐败文化”潜意识多元表现,最后通过“自律的反腐文化、社会的监督文化、法制的严惩文化”这三个“廉政文化”层面去加以深论。

  所以,这份材料的正确主旨应该是:不断建设完善“廉政文化”,彻底批判潜流“腐败民俗学”!

  【东光明中学、原市北中学高级教师 张国顺】

  一、报载5月4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大学,与同学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五四”青年节,期间有哲学系二年级学生蘸墨写下总理一首诗的题目“仰望星空”,总理沉思片刻,挥毫相和,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请以“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审题指导:这道题型属话题作文。审题时对于话题中的两个形象的概念要从社会生活中思考,明确其比喻含义。“仰望星空”指什么?可以理解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理想追求、追求真理、坚守道德(信念)、关心国家民族的未来、追求公平正义、探索宇宙、追求理性的美丽……“脚踏实地”表现是什么?可表现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奋斗,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夯实基础,身体力行,实事求是,甘于寂寞地埋头苦干,愈挫愈战的精神……话题“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概念并举,就要思考二者之间关系,二者之间乃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一个只有“脚下”没有“天空”的人生是狭隘的,一个只有“天空”没有“脚下”的人生是虚幻的。作文当联系现实,确立议论角度,化大为小。如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天空”,思索钱学森之问,反对为应试而教学,关注创新人才的能力培养;反对大学校园内追名逐利的浮躁,学术上的急功近利,提倡踏踏实实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又如,中国发展不能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长远,只追求一时的泡沫经济,却不想脚踏实地搞科技创新。

  二、眼睛达不到的地方,让心到达。请以“让心到达”为题目,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1、注意“眼”与“心”的关系;2、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审题指导:本题型属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既要思考题目的关键词语,也不能忽视提示性材料。从题目看,须思考“心”指什么,到达何处,为什么要让心到达,怎样到达;从材料的提示看,须思考眼睛达不到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眼睛达不到的地方;思考“眼”与“心”的关系。如此,便可想到,“眼睛达不到的地方”或许是幸福,或许是理想,或许是道德境界(社会的诚信、公平、正义),或许是真理,或许是科学发现……“心到达”自然是心驰神往的想象憧憬,重拾难忘的往事,思想的探索……为什么“眼睛达不到”而要“让心到达”?或许是李商隐因羁旅他乡而憧憬“共剪西窗烛”的幸福团聚;或许是陆游因遭政治排挤报国无门而追寻“铁马冰河”的梦境;或许是屡遭贬谪,看不到现实希望的苏轼,让自己的心在“江山清风”、“山间明月”中放浪形骸;或许是马丁·路德·金因黑人遭受种族歧视的迫害而呼唤着黑人的和平自由的“梦想”;或许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因科学的局限而向往着嫦娥奔月;或许是古今中外无数如房龙笔下的“漫游者”,在“守旧老人”的专制统治、思想禁锢,愚弄百姓的“无知山谷”中勇敢地探索、寻找幸福的未来;或许是居里夫人在现实中看不见的元素中,用思想,用行动去发现提炼新元素“镭”……从“眼”与“心”的辩证关系看,二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以“心”辅“眼”,用“心的到达”来慰藉“眼前的渺茫”,来增强对未来的信念。否则,富士康的悲剧则不可避免;从发展眼光看,以“心”引“眼”,“心的到达”将会引导人们去追求新的境界,带来眼的到达。由此可见“让心到达”所闪耀的是追求真、善、美的思想的光辉,是勇敢、执着、乐观的精神力量。(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