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1

时间:2009-11-02 11: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考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一共有120个,而每个实词都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用法和意思全部识记基本上不可能,那么什么样的作法可以

  《考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一共有120个,而每个实词都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用法和意思全部识记基本上不可能,那么什么样的作法可以减少这种难度,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那就需要培养对实词的推断能力。下面介绍理解文言实词常用的推断方法。

  1、代入法。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

  如08年高考北京卷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擢:提拔。可以组词为擢升,与答案所示的提拔近义。

  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愿:希望。可以组词为愿望,与答案所示的希望相近。把两个词代入原文都能作通畅的理解,所以是正确的解释。

  2、根据造字法进行推断。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严格来讲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形声字占了汉字中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就叫义符,它显示了这个字的表意范围,如珍珠,都是斜玉旁,就表示这是很贵重的。

  再如08年高考卷重庆卷翻译题

  ①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背相望。

  馁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气馁,但是这个字的本意是饥饿,因为它的形旁是食字旁。当然这里也可以根据词语构成法来帮助推断。

  译为: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

  3、根据词语构成推断词义。汉语的构词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进行合理推断。如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使用的词是打击,爱憎,愉快,词语中的各个部分有时是可以相互注释的。如08高考卷江苏卷的翻译题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这里牵涉到见这个特殊词的用法,有两种解释比较特殊:被和作代词。前句是得到皇帝的召见,那么应该是被亲信,所以亲信应该是动词,古今异义了。这是个同义复合词,解释为亲近信任所以应该翻译为: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4、利用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推断词义。有些文句的结构整齐,那么处于同一位置上的词应该是用法一致,词义相近或者相反的。例如教材中有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结构整齐,忠贤近义,用和以处于同一位置,那么语法功能应该一致,并且词义相近。那么以也解释为任用,这种解释虽不常见,但却可以据此推断出来。再如08年高考卷天津卷的第二个翻译题

  (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恶人者即是憎恶别人的人,那么利人者中的利应该是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利益,那么这句话应该翻译为: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