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词性和词类活用14

时间:2009-11-02 11: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与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老师与弟子年纪相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相似。  ②夸父与日同走。(《夸父逐日》)夸父跟太阳赛

  与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老师与弟子年纪相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相似。

  ②夸父与日同走。(《夸父逐日》)夸父跟太阳赛跑。

  ③屈完与诸侯盟。(《齐桓公伐楚》)屈完跟诸侯订立盟约。

  ④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谋攻》)知道什么仗可以打和什么仗不可以打的,就能取得胜利。

  ⑤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斗酒。〔手下的人〕就给他一斗酒。

  例①、例②、例③的与前后连接的都是名词,但例①的与是连词,例②、例③的是介词。原因是前后两个名词的地位不同,或主动发出动作与被动附和动作不同。如果与前后的名词颠倒过来,意义也不变,则是连词,否则就是介词。例④的前后接动词词组,且可以换位置,是连词。例⑤上接副词,后边接的只有名词,是动词。与前接名词,后接动词的多是介词,文意上省略了介词宾语。例如《孙膑》: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从外来,与坐谈。因此,与主要注意辨别例①、②、③时的情况。

  二.如何分析词类活用

  要分析词类活用,首先明确词类活用的概念。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划分的类别。虽然古代汉语各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谓语等等,但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别的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