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小阅读解题思路管窥(5)
7、是非错换,武断绝对:转换句子说法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或变相对为绝对。98年第25题D项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原文第2段的表述是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
7、是非错换,武断绝对:转换句子说法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或变相对为绝对。98年第25题D项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原文第2段的表述是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可见增产是第一目的,而D项否定不当。
8、弄错时态,混乱模态:在转换句子说法时,误将已然变未然,未然变已然;将可能变必然,将必然变可能。98年26题C项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把可能说成了已经,把设想说成了现实。
9、把描述当解释:在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时,一些描述性的说明或补充性的阐释,并没有准确揭示事物的特征。如2002年第7题要求从四项对沙尘暴的解释中,选出最准确的一项,B项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此句虽可在原文中找到,但它只是一种描述性的说法,并没有揭示出沙尘暴的本质特征,是无效信息。
10、把筛选当推断:将原文的表述转换为另外一种形式表述是信息筛选的设题特点;推断是一种通过现有的、已知的知识或材料,推出新的、未知的猜测或结论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如2003年第10题D项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该项推断的依据是一种假设,是基于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带来温室效应来立论的,所以是正确的。千万不要从信息筛选的角度出发认为原文并没有这样的意思,而误认为该项不正确。
11、把必要当充要:如果有甲必有乙,则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如果无甲必无乙,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如果有甲必有乙,无甲必无乙,则甲是乙的充要条件。如2003年第10题B项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远离日本。原文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后,滑雪运动将在欧洲荡然无存、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但不能反过来说,因为气候变暖与滑雪运动在欧洲荡然无存、台风袭击日本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