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小阅读解题思路管窥(3)
(一)偷换概念(包括混淆概念、答非所问、转移话题) 偷换概念就是故意改变概念的内涵,用错误的或改变了的概念代替原来的概念,使原来概念的本质发生改变。例如,①2002年全国十卷第7题,B答案解释的是发生沙尘暴
(一)偷换概念(包括混淆概念、答非所问、转移话题)
偷换概念就是故意改变概念的内涵,用错误的或改变了的概念代替原来的概念,使原来概念的本质发生改变。例如,①2002年全国十卷第7题,B答案解释的是发生沙尘暴的位置和沙尘暴的作用;C答案解释的是沙尘暴发生的地点;D答案解释的是组成沙尘暴的物质。三个答案都没有触及沙尘暴这一概念的本质,而是故意改变了概念的内涵。②2002年全国试卷第9题,A答案并非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而是沙尘暴爆发的过程和情态,答非所问。
(二)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指的对象的范围。命题者故意将概念所指的对象扩大或缩小,例如99年全国十卷第17题,B项的设计故意超出调节性这一范围,而说成在更宽的范围里,扩大了外延。
(三)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简言之就是以部分代整体。例如02年全国试卷第8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答案选B。阅读第二段可知,沙尘暴既能在生态平衡中起到肥沃土壤、减缓酸雨的积极作用,同时又可起到破坏生态、减少雨量的负面作用,而B项只说出了积极方面的作用。
(四)曲解原意
例如,02年全国试卷第10题A项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原文相应的信息点为: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由一个但子可推知沙尘暴并未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故意将原意说错。
(五)张冠李戴
这种干扰项就是故意把甲说成乙,把甲的事说成乙的事,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例如,01年全国试卷B项二句中赤免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原文说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很显然,这里的二句应指梁朝简文帝的两句诗紫燕跃武,赤免越空,不指南朝沈约
紫燕光陆离的这句诗,赤兔指良马中的赤兔二字就是来自赤免越空,命题人在这里故意张冠李戴。
(六)无中生有
例如,02年全国十卷第10题B项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这句话的原文信息点是: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属无中生有。
(七)强加因果
强加因果,就是将原本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句子故意说成因果关系。例如,2000年全国十卷第20题C项紫外线的波长短,所以传播的速度比较慢。原文中相应的信息点为:由于紫外线波长短,因此可以用来读取刻录在光盘等媒介上的形状更小、排列更紧密的数据。由此可知,题干的两个分句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八)因果倒置
例如,99年全国十卷第18题B项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此项的原文的信息点为: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就是说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是引起心脏收缩的原因;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是心脏又开始舒张的原因。命题者故意将原因和结果弄颠倒。
(九)已然、未然、将然的故意混淆
例如,
2000年全国十卷第20题D项目前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读文之后便可知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只是处在试验阶段,并未成为现实,命题者故意将已然未然混淆。再如2000年全国十卷第18题D项制造廉价、高效的紫外线源,来读取光盘上的数据原文相应的信息点为:他们已在考虑运用这个原理制造一个廉价、高效的紫外线源,可见制造廉价、高效的紫外线源只是考虑中的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