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论述类文本复习课堂教学方法指导13
四、方法小结 ⒈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⒉辨明标志性词语(关联词/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顺序词/范围词/过渡词)。
四、方法小结
⒈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⒉辨明标志性词语(关联词/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顺序词/范围词/过渡词)。
⒊寻找关键语句(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
五、巩固练习
(1)阅读下文,给下文分段,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1)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2)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玉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3)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4)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5)这粗心和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6)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一.种铝矿石时,漫不经心,失掉了研究发现钒的机会。(7)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8)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粗心大意,浅尝辄止,与元素澳失之交臂。(9)法国科学家波拉德破除常规,细致钻研,成了溴的发现者。(10)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要有条理。(11)这句话应该成为科技人员的座右铭。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是一种较能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形态。广东人的怀旧情绪相对来说比较弱。比如,中国许多地方曾经在90年代大唱怀旧歌曲,广东人却没有卷入这个热潮。又比如,北京的文化人为浸漫了过去时光的四合院日益减少而痛心疾首,广东的文化人却很少为南国特色骑楼的日渐消失而大声疾呼。怀旧,是一种固守,。怀旧需要某种经历和情感上的认同,,所以,怀旧色彩越浓,越容易陷入自己的窠臼;怀旧色彩淡一些,向前看得多一些,则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现代性。
岭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响较深。广义的岭南文化本来就包括香港地区在内,只是由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原因,我们的岭南文化概念已基本退据珠江流域。所以,广东与香港在文化上较容易达到融洽,形成同构。因而,我们关于岭南文化的现代性审视离不开对香港的认识。香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崛起,使香港文化在重实的广东人心目中成为一种高位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香港获得了大量投资,,在香港找到了走向世:界的码头.而且在从香港学得管理模式的同时,也搬来了香港的生活方式,香港的饮食、服饰总是能够一浪接一浪地在广东流行。与此同时,香港文化品格中的突出经济的特点、注重享受的特点等也深深影响着广东。实际上,香港是中西文化之间的过渡。它的政体和行政管理是西方式的,它的市民心理和行为方式却依然有浓烈的东方色彩。从某种角度看,香港在人的现代化方面也是发育得不够的。岭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对政治及文化的相对冷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偏差、享乐主义的盛行以及小富即安的自得等等,大多找得到香港影响的痕迹。
岭南文化与澳门文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以租赁形式入据澳门,在西方政治与法制文化的影响下,澳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与特点,即开放多元,中西合璧。即便如此,澳门文化仍然植根于中华,岭南文化的特色长期在澳门得到保留和发挥。同时,由于澳门长期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宗教艺术、价值观念等,通过澳门传入广东,继而扩散到内地,使岭南文化得风气之先,又开风气之先,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16世纪中叶以后的岭南文化与澳门文化是相互促进,双向互动的。澳门与岭南文化的关系问题是16世纪以来中西交通、人类文明进程的个案研究典型,值得学术界重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