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文言文 > 文章正文

备战2009年高考:文言文夺分必杀技

时间:2009-11-02 11:4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古典文言文,我国浩瀚的文学典籍中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较为完美统一的艺术精品。学好文言文,拿高分请从这里开始。  《信陵君窃符救

  古典文言文,我国浩瀚的文学典籍中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较为完美统一的艺术精品。学好文言文,拿高分请从这里开始。

  《信陵君窃符救赵》---赞颂见义勇为的崇高品德,《梅花岭记》---歌颂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与朱元思书》---歌咏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促织》---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勉励青年努力学习的《劝学》立足于故着眼于今。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远吊扬州,吊字还可读作d,当至来讲。唐诗一句值千金,葡萄美酒夜光怀(王翰《凉州词》),思维已进入愤悱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欧阳修任主考官,慧眼识英才,发现、奖掖后生苏轼的故事;介绍李白时,就可以楔入唐玄宗召他草拟答蛮书时,他执意要高力士脱靴,杨国舅磨墨,杨贵妃拂纸,痛痛快快地戏弄一朝权贵的故事。实践证明,精选的故事是造境的奇葩,它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激发对名家手笔探幽览胜的渴望。

  高考文言虚词18

  一、而二、何三、乎四、乃五、其六、且

  七、若八、所九、为十、焉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和或及或又。如: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

  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即前斗。《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