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汇编8
(福建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书博鸡者事(节选) (明)高启 博鸡者袁①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
(福建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书博鸡者事(节选)
(明)高启
博鸡者袁①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②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③守,即诬守纳已赇。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民勇,徒能凌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④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注】①袁:袁州路,在今江西宜春一带。②臧氏之子: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指鲁平公宠臣臧仓,曾阻止平公见孟子。③嗛(xan):怀恨。④褫(ch?)剥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守自负年德,易之易:看不起
B.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诚:果真
C.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数:责备
D.今姑贷汝贷:借给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A.博鸡者遨于市B.为民诬太守者视此
师不必贤于弟子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豪民气尽,以额叩地D.博鸡者因告众曰
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相如因持璧却立
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搏鸡者一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性好斗,所以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
B.袁州路长官施政,多有利民之举措,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然而他也因年龄大、品德好而自负,以至遭人陷害。
C.臧使者因为袁守的一句话,而不惜滥用权力,以报私怨,实属狠毒暴横之人。
D.搏鸡者能够成名,是因为他见义勇为,既惩治了豪民,又为袁守申冤,并使臧使者被黜。
四、8.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3分)
译:
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分)
译:
(2)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答案:8、(1)①(3分)您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