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的方法(2)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C)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OC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OC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OC的条件下,该植物积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C)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OC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OC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OC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OC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OC时的2倍。
通过对上述例题分析总结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间关系如下:
最后学生反馈练习(略)
三、注重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这阶段学生容易犯抛开书本只管埋头做题的错误,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因为任何一本参考书都不能替代教材,所以学生必须勤看教材。这阶段应该看什么内容呢?
1.看每一章、每一节的前言和小结。因为这部分内容给出了应该弄懂的重点内容和对主干内容的概括所以必须认真阅读。
2.阅读每单元所提供的课题信息。一类是包括生物学术语、概念、原理、理论。这些知识是教学中的重点。另一类是把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知识。例如:遗传学基本原理在遗传工作中怎样应用、怎样操作,这些均是方法知识。
3.看图解。生物图是对一些抽象知识的图象化。考纲要求:正确理解和分析有关文字、图解、图、表格等表达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这些不同的形式准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所以这方面的训练很重要。在我们的教材的旁栏中有很多图解,应认真阅读课文,搞清楚这些辅助性资料中的图解含义。
4.看辅助性资料。其一是课外读物,它是对单元知识的扩展,对我们灵活理解单元知识点起深化作用。其二是课文中的选学内容,不属于高考的范围内,但看看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识别与考试相似或者相反的内容。它还会成为试题的背景,或是选项中的干扰项。
四、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生物应试成绩的有效手段。提高审题能力除注意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外,还需掌握一定的方法。
1.联系知识点确定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是指能够使我们顺利确定解题思路的词语,它对正确解题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找出关键词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如实验题的文字表述中的探究还是验证就是这类题的关键词。它决定我们设计答案的方式,影响结论的表达。
例1.即使土壤矿质营养丰富,但在非常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玉米上部叶片也容易出现矿质营养缺乏症,其主要原因是。
分析:此题的第一关键词为出现矿质营养缺乏症,第二关键词为土壤矿质营养丰富可是如果审题不慎,到此为止,就会得出错误答案:土壤中缺氧气影响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使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减少。但认真审题后还应看到潮湿乃气候(关键词)而并非土壤,如果再与上部叶片(关键词)对应起来,进行相互印证,也就确定了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矿质的运输。正确答案为:蒸腾作用减弱影响了矿质的运输。
例2.正常成年人食用过多的高蛋白食物后,人体细胞所进行的下列代谢活动中,一般不会显著增强的是()
A.合成组织蛋白质B.脱氨基作用
C.合成糖类和脂肪D.氨基转变成尿素
分析:此题的关键词是食用过多如果只抓住此点学生易错选C。但正常成年人是此题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明白了它就会联系到蛋白质的代谢特点,也会联系到成年人所需营养物质的规律,这样就能选出正确答案A了。
2.运用基本概念
生物学中涉及较多的基本概念,现行的高考虽然不直接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题型中也无名词解释等。但运用概念的能力和概念间的关系是可能涉及的。如:(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