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历史百科 > 文章正文

唐代对外开放与经济繁荣(3)

时间:2009-11-02 11: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五、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一)对外开放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 首先,国家必须走向统一。自东汉末年,中国曾陷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暂统一,但并未挽回南北对峙的格局。589年,隋朝再次统一南北,

  五、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一)对外开放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

  首先,国家必须走向统一。自东汉末年,中国曾陷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暂统一,但并未挽回南北对峙的格局。589年,隋朝再次统一南北,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隋末虽然群雄并起.但李唐王朝逐一翦灭诸雄,历史再次回归到统一的轨道。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分别是唐朝创业和鼎盛的代表时期,也是史家津津乐道的典型治世,四海晏清的统一局面,为唐朝带来了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昌盛。也为唐朝走向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国家必须走向统一。唐朝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政治制度,中央机构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互相平行又互相制衡。中央事务则设有九寺,并由御史台负责监察内外官吏。全国地方设州置县,边远民族地区及新归附民族则因地制宜,以羁縻州县方式统之。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乡村实行乡里制,户籍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统一的国家和稳定的社会是对外开放的政治与社会基础。

  再者,国家要有富强的国力。唐朝对外以自己的实力,致力于疆土的开拓和边疆的巩固。对少数民族及其政权采取团结、德化、和亲、怀柔等政策,以朝贡的形式维持政治向心力和经济互通有无的关系,以和亲的方式缔结婚姻关系维护边疆的安定团结。对内则致力于国家建设,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时期,全国户口大幅增长,垦田面积大量增加。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贯通南北的大动脉运河的开凿和通航,使西北政治中心、东北军事重点防御区和南方经济富庶区联结起来,大大加强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促进,这些都为开放的国策奠定了物质基础,使得国人在面对外来文化和商品冲击时具有充分的自信心。

  (二)拥有开放的观念和心态

  唐太宗对华夷观念提出新的认识: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可以说,此前以华夏别蛮夷,唐太宗不隔华夷,前无古人。贵贱无别,爱之如一,这种华夷一家观念的雏形不仅是对前人的超越,也对后世的华夷观念和对应国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唐代,万国、四海、华夷、蕃汉、胡汉等名词使用的频率很高,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在这样的观念下,开放成为一种全面的开放。①向外拓展的趋势地域的开放:②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的动态进展种族的开放:③汲取与推广并行文化的开放;④婚姻、家庭、女性、娱乐、休闲、节庆、时尚的调整与包容社会观念和社会风俗的开放:⑤在科举制的导引下,建立了新的选拔人才的机制社会阶层流动的开放,包括对域外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也具有开放性:⑥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开放。

  (三)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保证

  首先是设置专门的官署,以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对外经济贸易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的转移,从陆路丝绸之路向海上丝绸之路的转移,唐朝除原有接待外来人士的鸿胪寺,还设立了管理边境贸易事务的互市监,中央和地方官府还采取一些变通的措施,鼓励外籍商人在边境地区进行民间自由贸易。并设立了管理沿海贸易的市舶司等机构,以适应海陆贸易的发展。

  其次是对外籍商人在政治、经济上实行多种优待政策。①对外籍工商业者、艺人和宗教人士进出唐朝实行比较宽松的政策,对外籍商人在唐朝民间的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实行比较宽松的政策:②在商品交易中实行开放式的货币政策,很多境外货币可以在唐朝流通:③尊重外籍商人的习俗和信仰,允许他们有固定的聚居区,设立本民族信仰的寺庙.拥有自己的墓地:④通过减免税收的政策鼓励外籍商人入唐长期从事经营,规定他们每年只须向唐政府缴纳510文丁税.甚至能享受免交丁税的待遇。不过,唐代开放与兴盛对今人最重要的启示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