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历史百科 > 文章正文

南边陲汉军古城遗址变成了庄稼地

时间:2009-11-02 11:3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在我国西南边陲,偏处中缅边境一隅的极边之地,2000年前,曾有一座中原汉军的城池存在着,这是三国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屯驻下的最南

  在我国西南边陲,偏处中缅边境一隅的极边之地,2000年前,曾有一座中原汉军的城池存在着,这是三国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屯驻下的最南之城。遗落的纹饰砖瓦静静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辉煌已然落幕。当老农们顶着太阳,挥舞着锄头,在曾经蹄震马嘶的城墙顶上耕作时,古城已经沦为耕地。

  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永昌南下一屯营汉庄诸葛营,又叫汉庄古城,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位于保山城南3公里的诸葛营村旁遗址,可以看到,诸葛营城址的修筑,有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意图。城选址地势开阔平坦,沙河之水从城边流过,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有农桑之利,在此屯兵筑城安营扎寨是个好地方。

  这个选址既体现了当时中央政府管辖范围南移,加强对南方边境地区的统治,也是为保护自己军队的安全,同时满足对外防御和对内统治的需要。保山市博物馆馆长王黎锐说。

  在整个遗址内及附近的田地及路边,随处可捡到最能证明筑城时代的遗物--代表汉晋时代的纹饰砖瓦。在上个世纪70年代诸葛营村民在遗址内开挖水沟时,曾多处看到有夯砸平实的建筑台及迹象,用卵石铺砌成路面和水道。

  在这片已经沦为田地的遗址,城墙高出地面2米到5米,墙体基宽10米到15米。整个墙体由数十层沙石夯筑而成,层次清楚,从墙体的剖面上看出十分明显的夯土层,层厚为15厘米左右,在墙体内掺杂有不少汉晋时期的碎残砖瓦,纹饰十分清楚。据调查,整个城墙东西长365米,南北宽310米,周长为1300余米,面积11.6万平方米。城西有外廓,深埋在泥土中的文化层最深的达5米多,最浅的文化层有几厘米。虽经过近2000年风雨的摧残,仍可从古城露出地表的土墙感受到当时这个城池的宏伟。

  曾主持考古勘探工作的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金龙表示,在对诸葛营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较规则的碎石路遗迹,证明当时城内有规范整齐的街道和巷道。可以初步确定,该城主要是当时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从建筑遗迹上可看出当时该城内修建有官署衙门,驻扎有军队的军营等建筑。发现砖瓦堆集层中有大量的炭屑和红烧土块,基本认定了汉庄古城毁于大火。

  早在1998年以前,保山市博物馆就委托了诸葛营村公所对汉庄古城遗址进行保护管理,1998年以后,除村公所保护外,村公所还安排了专人进行保护。此后,博物馆又增派了一名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常驻该村,负责汉庄古城址的保护工作,其任务是防止城址遗址的破坏和自然损害造成的坍塌等现象,并进行监测。

  但是由于诸葛营城址面积较大而且地处良田耕作区,耕种频率高,自然耕种造成的破坏风险极大。尽管各级政府对诸葛营城址的保护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划定了保护区域,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征地保护的问题。王黎锐说。

  在现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遗址已经全部被种上了庄稼,有玉米和水稻等农作物。一些田地下的汉晋地砖离地面只有10多厘米,长年的耕种使得部分宝贵的地砖不复完整甚至毁坏。甚至在城墙上,也有3亩左右开垦出来的小菜地,大白菜、小白菜、葱、辣椒、豌豆等时令蔬菜旺盛地生长着。

  耕种共涉及到南城办事处汉营村的60多户农户。王黎锐认为,老百姓是有保护意识的,不会去恶意破坏。但是老百姓很现实,至少目前没有看到遗址保护给他们带来物质上的帮助,因此很难让他们自发去保护。

  保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赵家华说,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今年年初已经从省里争取了50万元的资金,通过退耕还墙方式,给予这些农户经济补偿,让他们休耕减少对城墙的破坏。如果农户做到三五年休耕,那减少的破坏也是一种保护。

  非常希望国家加大对保护的投入力度。赵家华说,该城址还没有进行过科学地考古发掘,对揭示该城址历史面貌、研究该城址文化内涵,以及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还缺乏有力的依据,加之没有相应经费支持,制约了决策和工作的开展。遗址保护好了才能进行考古发掘、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这些都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完成的。(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