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历史百科 > 文章正文

余姚南宋大官墓挺气派

时间:2009-11-02 11:3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说起南宋大学士汪大猷,可能很多人没什么印象。但他爷爷汪洙撰写的那两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你一定听

  说起南宋大学士汪大猷,可能很多人没什么印象。但他爷爷汪洙撰写的那两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你一定听说过。在严谨家训下,汪大猷考上进士,历官太子侍讲、刑部侍郎、权吏部尚书等职,是个当过大官的余姚大隐人。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近日完成了对汪大猷墓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据介绍,汪大猷墓是迄今为止省内正式发掘过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古代墓葬。

  祭拜之前,先在亭子里换衣服

  汪大猷墓位于余姚市大隐镇下磨村后山。记者昨天赶到现场,老远看到一座山,几乎半个面都被开掘出来,相当壮观。沿着泥沙路往上走,路慢慢地变窄。不一会,前方出现一条乱石铺成的道路。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考古队队员罗鹏告诉记者,这是墓前的神道,以前神道两旁各有对称的石羊、石马、石虎和石人4对石像生。不过年代久远,其中几座遭到损坏,现尚有4座保存在村民家中。记者眼前只见砖头搭起的基座。

  穿过神道,就是拜坛。这是古代平民仰望大官的地方。按照当时的规定,老百姓没有资格直接上去祭祀,只能在拜坛这儿磕头。罗鹏指着拜坛上一个长条形石板围成的基址说:这拜坛上原来还有穿衣亭和脱衣亭。石板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却见证了几百年前官吏们祭拜汪大猷前,在小亭子里换上衣服以示尊敬。

  再往上走,记者看到了墓室。墓室里并列两穴,都是用青砖砌成,砖上没有任何雕刻,很普通。两墓穴不大,墓室后面有一大面卵石砌成的墙,将整个墓室环绕在半圆中心。

  不算奢华,严格按当时的礼制建造

  素面青砖、卵石墙面、石板,如此就是当年从一品官级的尚书墓?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结华解释:皇帝让你造什么样的墓,你就得按规矩来。从发掘现场看来,汪大猷的墓是严格遵守当时的礼制造的。不奢华,但也不算太朴素,毕竟规模宏大的卵石墙还是挺气派。当年官墓就流行那样。

  王结华说,发掘结果表明,墓室的结构基本延续了北宋时期的墓葬习俗旧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不过,村民觉得这也与汪大猷本人的气节有关。汪大猷一生风格清高,贤誉朝野。据史书记载,当年在朝廷,汪大猷与丞相史浩为同乡,恰巧又为同年登科进士。史浩身为权相,汪大猷未尝附和,以致史浩也赞叹他高风亮节。

  屡次遭盗,墓志铭都被分割成块

  记者在现场看到三个大坑,沿着墓地,自下而上,其中有个坑特别深。王结华告诉记者,这是盗洞。

  汪大猷墓历史上曾遭到多次盗掘,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951年。当时墓室的甬道处曾立有一对男女陶佣,墓室中出土过大量的金钗、金条、金锁、金护腕等,足足有3斤6两金器。墓室中还有石桌,上面摆放了银筷、银碗等银器,还有大批的陶瓷器。

  据村民讲述,记者看到的这三个盗洞是去年被人挖的,其中最上方的那个很接近墓室。

  王结华说,虽然严重被盗,但这次考古发掘还是有收获的。墓室内除出土了59件随葬的陶制小明器和一些项链串珠外,还出土了一些北宋、南宋时期的铜钱以及少量的水银。还有一些残破的紫砂壶碎片,可能是汪大猷生前用物,死后就随葬了。王结华告诉记者,这说明早在南宋时期,紫砂壶就已经被官僚绅士广泛使用,饮茶风盛行。

  此外,这次发掘还发现了汪大猷及其父汪思温的墓志铭,不过都已经是残片了。1951年被盗墓,有个村民拿了汪大猷的墓志铭。次年,村民将墓志铭分割成了好几块,用来给自己家属砌坟地。在当地一名翁姓村民的帮助下,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墓志铭。尽管已经残缺,但它的发现,不仅明确了墓主的身份和纪年,也为研究汪大猷的生平事迹增添了新的材料。王结华说。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