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击高考“综合”命题模式(2)
金一峰:综合也不过是考试 提到综合考试就想起了我的高考,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难忘的不仅仅是当时刻苦学习的经历,更多的是对于中国考试制度的思考。 那时的综合考试还是一个新事物,3+综合,也就是物理、
金一峰:综合也不过是考试
提到综合考试就想起了我的高考,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难忘的不仅仅是当时刻苦学习的经历,更多的是对于中国考试制度的思考。
那时的综合考试还是一个新事物,3+综合,也就是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的综合。对于新的考试模式,学生很迷茫,老师也很困惑,如何来学呢如何来教呢但我们心里都清楚,无论是什么样的考察方式,在努力复习一年之后我们所面对的依旧是高考,我们所乞求的仍然是分数。而且我们知道新事物的陌生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所以内心依然平静,依然在忙碌着,为着自己的理想,为着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综合考试带给了我什么?改变了我什么?它没有改变我对于将来的期望,它也没有改变我奋斗的方向。甚至连我学习的计划和学习的方式都不曾有丝毫的变动,惟一的那一点点不同,似乎只是考试的内容。也许有人会不同意我的意见,认为考试内容的改变必将影响到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法,但请相信,我所说的是事实,那是我的亲身经历。不过我也同意,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对考试内容的任何变动都将引起教学的变革。可是当时的综合只是一种简单的拼盘,甚至可以说是三份试卷的粘合,所以理科综合只不过是徒有虚名。
不关注高考已经有几年了,因为那东西对于不需要面对它的人而言是毫无价值的。有人说现在的综合命题有了改进,也有人说将来的综合命题一定会有所进步,可我都不信。的确,我没有看过现在的考卷,也没有了解过这几年的考试大纲,但我知道如何去应试,知道如何去学习。
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学科已经独自发展几百年了,各自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学得越多,学得越深入,自然综合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只有在非常粗浅地认识事物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面地考虑问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需要深入地研究一个事物时,我们往往将各种不需要或者不重要的因素统统剔除,留下一个简单的模型。对于这个抽象事物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真正需要的地方。然而事物是复杂的,现实中的东西也不是抽象的模型,所以现代科学往往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么看来有深度的综合是不可能的。其实我们高中自然科学的内容深度自然是谈不上的,但要在几分钟内完成一道题目,那样的深度也许已经足够了,要知道即便是学科内也没有多少优秀的综合题。
否定理科综合是很容易的,因为各科目之间的界限太明显了,要想融合是不可能的。但我想指出的是,在我否定综合考试的同时,并没有在肯定以往实行的分科考试。那种考试制度带给人太大的压力,为了寻找那些精英,为了选拔将来的栋梁之材,考试的难度不断加大,学生的书包也不断加重。人们在看到孩子们被压得难以承受的时候才喊出了减负的呼声,于是各种各样的概念不经过斟酌便接踵而至。综合考试也就是这样的产物。它的初衷是好的,为了考察学生的能力,希望他们能够脱离题海。但这却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只是将孩子从水里救到了船上,可船依然行驶在题海上,更本看不到希望的彼岸。
能力,考察能力似乎才是解决题海战术的根本之道。然而能力只有优良之分,没有对错之别。只有惟一正确答案的考试能够测试学生的能力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考试只关心对错,它并不关心对错的原因,在它看来,猜对的、抄对的、做对的都是一回事。即便是解答题,只要做过相关例题,也可轻松解决,是否学会那个知识点并不重要。这些是所有考试的共同缺点,不是它本身所能够解决得了的。考试所能做的只是测试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点,至于学生是怎样记住这些知识点的,是否真正学会书本上的内容,它就无能为力了,而这些恰恰反应了学生的能力。学会学习才是基础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的时间太少了,一个人将来的路很长,只有懂得学习的人才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