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2)
氢弹的结构原理:氢弹的中心部分是枪型原子弹,周围是氘、氚和锂等热核原料,最外层是坚固的外壳。引爆时,先使枪型原子弹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同时放出大量中子,中子与氘化锂中的锂反应产生氚,氘和氚在高温高压下
氢弹的结构原理:氢弹的中心部分是枪型原子弹,周围是氘、氚和锂等热核原料,最外层是坚固的外壳。引爆时,先使枪型原子弹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同时放出大量中子,中子与氘化锂中的锂反应产生氚,氘和氚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引起爆炸。由于它不受临界质量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大小不等的氢弹。
氢弹对核燃料和运输条件要求严格。氘和氚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体积大而且不易存放,因此要用低温或超高压使其液化或固化。美国爆炸的第一颗氢弹的核材料是液态的氘和氚的混和物,所以叫做湿法氢弹,其重量达65吨,因此无法用飞机运载。1953年苏联爆炸的氢弹,用的是锂和氘的固化物氘化锂,称为干法氢弹,它的体积和重量均可大大缩小。第三种氢弹叫氢铀弹,它是在氢弹的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铀238,因为这种铀238没有临界质量的问题,所以可做得很厚,这种氢铀弹爆炸时,裂变能和聚变能可以各占一半左右,也可以使裂变能达到80%左右。这种氢铀弹爆炸后的放射性产物污染严重,人们称之为肮脏氢弹。如1954年3月1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中进行的第一次氢铀弹爆炸,当时远离爆炸中心200公里处的一艘日本渔船上有23人全部由于放射性尘埃的污染而得了放射病,其中一个人半年后死亡。
上述二种核武器都称为战略核武器。
中子弹
它是一种以原子核释放高能中子和Y射线为主要杀伤手段的战术核武器。它是利用氢弹的原理,在上亿度的高温下,让中子和锂发生反应产生氚,然后由氘化锂中的氘和氚发生聚变反应,放出高能量的中子和射线,其中子数量比原子弹多十倍以上,因此能穿透厚厚的铁甲和防御材料,杀伤内部人员。
中子弹的研究开始于1958年,经过多年研究,美国在印年代末首次试验成功,将中子弹弹头装在一种名叫斯普林特的反弹道导弹上。中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一般相当于上千吨的烈性炸药(TNT),不及氢弹的千分之一,所以又称为小氢弹。它的波及范围比原子弹和氢弹小,它的冲击波受到很大削弱,因此对房屋建筑、设施和树木等不会构成严重的威胁,它的攻击范围集中在地球表面半径1000米之内,因为它的穿透力特别强,所以特别适宜杀伤和破坏战场上成批的坦克,装甲车辆等。中子弹可以倾刻之间把它们变成一堆不能动弹的废铁,而且在坦克、装甲车、舰艇中的人员受到射线的照射,必死无疑,因此威摄力相当大。
目前已有美国、印度等国家能制造中子弹。小型的中子弹可以制成核导弹弹头、核炮弹弹头,通过飞机或大炮进行发射,是一种灵巧的战术核武器,是航空母舰这种庞然大物的克星。
由于我国先后成功地掌握了这三种核武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所以对打破核讹诈、反对军事霸权,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作用会日益扩大。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