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学家推翻自己成名的黑洞理论
牛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当众认输,推翻他1975年赖以成名的黑洞理论,承认黑洞并非可怕的物质终结者,由崩溃的星球形成的
牛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当众认输,推翻他1975年赖以成名的黑洞理论,承认黑洞并非可怕的物质终结者,由崩溃的星球形成的黑洞其实不会吞噬和消灭一切物质,而会保留被吞噬物体的些微痕迹,最后以残破的形式吐出来。
与黑洞有关的四次豪赌霍金逢赌必输
1997年,霍金同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普雷斯基尔打赌时坚持自己的黑洞悖论,黑洞会摧毁它们吞噬的一切信息,后者则认为黑洞不可能使其内部物质的信息丧失,赌注则是一本《棒球百科全书》。霍金于2004年7月21日当众表示输掉了这场科学史上著名的赌赛,并送给普雷斯基尔一套板球百科全书。
在历史上关于黑洞的著名打赌已经有了四次。第一次是已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钱德拉和索恩关于旋转黑洞的稳定性问题打的赌。结果是索恩赢。于是索恩要钱德拉订购了《听众》杂志。第二次是1975年关于天蝎座X-1(X指X射线源,1代表天蝎座中最亮的星)是否包含黑洞打赌。霍金说,他对黑洞做了很多研究,如果发现天蝎座X-1中不存在黑洞,一切关注黑洞存在的研究都将是徒劳。在这种情况下,索恩不得不为他订购4年的《私家侦探》杂志。后来,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天蝎座X-1中存在黑洞的观测证据,这些发现证明霍金实际上错了。霍金也只好认输,为索恩订阅了1年的《阁楼》杂志。第三次打赌是在1991年,霍金又与索恩、普雷斯基尔赌上了,这次赌的是裸奇点是否存在。霍金认为奇点只存在于黑洞围绕的时空奇点。1997年2月5日,霍金承认,在特殊的情况下裸奇点是可以形成的,然后输给了索恩和普雷斯基尔两件可以用来遮蔽裸体的T恤衫,上面写着自然界憎恨裸奇点。
第四次打赌也就是前面叙述过的霍金与普雷斯基尔关于黑洞是否会摧毁外来信息的赌。有关黑洞的四次豪赌,霍金参加了三次,每次都输。尽管霍金每赌必输,然而赌性难改。
霍金新理论认为黑洞不是吞噬一切的恶魔
1975年,霍金以数学计算的方法证明黑洞由于质量巨大,进入其边界的(也即所谓活动水平线的物体)都会被其吞噬而永远无法逃逸。黑洞形成后,就开始向外辐射能量,最终将因为质量丧失殆尽而消失。然而在这种所谓的霍金辐射中并不包含黑洞中有关物质的任何信息。一旦黑洞消失,所有信息也将全部丧失。换言之,人类永远不可能知道黑洞里面是什么样子。这便是所谓的黑洞悖论。而该理论与量子物理学的理论背道而驰。量子物理中认为类似黑洞这样质量巨大物体的信息是不可能完全丧失的。当时霍金认为,可能是黑洞强大的引力场,打破了量子物理定律。
霍金在2004年7月21日于都柏林举行的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上提出了新的理论。面对世界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说,30年来,自己一直在思考不同形状、体积各异的黑洞在无数年后会出现何种变化。他通过计算证明,黑洞内部最初的信息量与最终的信息量相等。他说,黑洞里面不会发展出新宇宙。黑洞只是看上去处在形成之中。后来,它就会向外辐射其吞噬的物质的所有信息。不过,这些信息已经被黑洞撕碎、打破和重整了。
霍金还向来自50个国家的约800名科学家说:黑洞里面不会发展出新宇宙,这和我以前的想法相反。这些信息仍存在我们宇宙里。我很抱歉让科幻小说迷失望,可是既然这些信息保存下来,就不可能利用黑洞前往其他宇宙。
霍金的新黑洞理论不再和现有量子理论矛盾
次原子理论拥护者坚持物质不灭定律,也就是物质会改变形式,可是绝不会消灭,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如何能够完全消失在黑洞里,丝毫不留任何痕迹?而形成整个现代物理学基础的量子理论,宣称所有信息都会以某种形式保存下来。而霍金以前的黑洞理论则认为,黑洞会吞噬物质及其相关信息。因此,老的黑洞理论和现存的量子理论相矛盾。斯坦福大学理论学家苏斯坎曾经说,霍金原来的理论会导致大部分量子理论瓦解。霍金自己也曾经为两种理论之间的矛盾而苦恼,然而,他这次大胆提出的新理论终于结束了纠缠了他30年的苦恼。(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