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地理复习 > 地理学家 > 文章正文

吴传钧(2)

时间:2009-11-02 11:4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吴传钧的研究在经济地理学上不断创新,开拓了国土整治研究新领域。他在研究中不只局限于农业地理,而是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形势和任务,来确定各个阶段的研究方向,面向整个经济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初期,

  吴传钧的研究在经济地理学上不断创新,开拓了国土整治研究新领域。他在研究中不只局限于农业地理,而是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形势和任务,来确定各个阶段的研究方向,面向整个经济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承担铁道部包头银川兰州的经济选线调查和黄河流域规划。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他参加了中苏两国科学院合作的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华北地区工业布局和工业用水调查。90年代,他虽年逾古稀,仍在主持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1949年后地理工作者虽然为国家经济建设开展了资源考察、区域开发、制定规划等工作,但未能把理论研究放在应有的位置,以致地理学本身的理论建设尚很薄弱,吴传钧倡导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建设中起了重大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吴传钧受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的委派,前往苏联科学院生产力研究委员会学习组织综合考察和开展经济地理研究的经验。他结合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体会,认为我国在当时学习苏联地理学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不同意将这门学科看作是纯经济科学的范畴。1960年他发表了论文经济地理学生产布局的科学,提出这门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关系非常密切,具有自然经济技术综合特点的边缘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中不可缺少,也是其他任何一门科学所不能代替的新见解。20世纪80年代初,他又根据该科学的实践和发展,在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地理学的特殊研究领域和今后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经济地理学不应只是以研究生产配置为主的狭义生产地理学,而是以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为中心,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的广义经济地理学的新论述。他所倡导的科学新内涵,使广大同行们明确了这门科学的性质和任务,对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NextPage]

  吴传钧作为我国地理学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在1981年我国提出进行国土开发整治的重大任务不久,就指出国土整治所涉及的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大规模改造自然工程的可行性论证与后效预测,地区建设和生产力的总体布局,各项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以及不同地域范围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保护等问题,归根结底是要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而这些正是地理学研究的中心目标。国土整治和地理学两种研究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事国土整治工作可以促进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于是,他倡导地理学要为国土整治服务,并动员地理学界去完成任务。他自己不顾年老体弱,身先士卒,亲临青海和贵州进行国土整治的考察,主编《经济大辞典国土经济经济地理卷》,担任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和《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学术刊物的顾问,写成《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专著等,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与此同时,他的倡导得到全国地理学界同行们的响应和支持,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研究国土整治问题的热潮。吴传钧在复兴和发展人文地理学,深化地理学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我国现代地理学,一方面是按照苏联的模式,以自然地理学为主体 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度忽视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甚至片面接受苏联部门统计学派的观点,对人文地理学进行地理虚无主义的批判,使这门学科受到了摧残。另一方面,我国的地理科学同世界各国一样,专业分化越来越细,一度忽视了地理学综合研究。文化大革命后,吴传钧和李旭旦为扭转我国地理学重自然、轻人文的不平衡局面,于1979年率先提出要复兴和发展人文地理学,并做了大量促进工作。他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分支,分别兼任全国第一个人文地理研究所和第一个人文地理学术刊物的名誉所长和顾问,受国家教委委托主持全国人文地理学研讨班等。(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