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专业大全 > 专业介绍 > 文章正文

教育部将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

时间:2011-01-04 10:46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本报讯(记者 焦新)近日,教育部在京召开了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专家会议,成立了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综合组和专家组,正式启动了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同志出席会议并讲

  本报讯(记者 焦新)近日,教育部在京召开了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专家会议,成立了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综合组和专家组,正式启动了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教育部组织开展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项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

  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家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在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面的集中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科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时期。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发生的巨大变化都对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设置提出了新挑战。一是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都对高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二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技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引起了学科的分化与重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新挑战。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设置模式。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需求,切实解决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容易出现的高校发展同质化、专业设置趋同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问题。四是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亟须深化专业设置及调整机制改革。这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高校要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形成对专业设置有效宏观管理、质量监督和支持服务的运行机制。

  现行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管理办法是1998年制定实施的,距今已经有12年时间,明显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二是不能适应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三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困难,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四是与研究生培养《学科目录》的专业划分衔接不够。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10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会议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包括宏观结构性质量和个体质量。而专业设置既是高教宏观结构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涉及高校微观教学质量。专业设置是高校的立学之本、教学之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关系到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专业目录是专业设置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会议明确了新一轮目录修订工作的目标任务,即:形成一个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更加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有利于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指导性、开放性本科专业目录。改革本科专业目录管理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形成更加有利于专业动态调整的新的管理机制。

  新一轮修订工作遵循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原则。科学规范要求专业目录修订应保证专业的划分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发展逻辑,做到科学、系统、规范。主动适应要求专业目录修订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合理确定人才培养口径,为新兴学科的发展留有空间,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需求。继承发展要求专业目录修订应保留符合规律的、成熟的、社会需求较大的既有专业。同时,要根据学科发展、市场需求、教育国际化等要求进行调整。(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