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前瞻:专业会展人才最高年薪可达60万
我觉得会展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一个城市打造它的软实力,打造城市的形象,因为一个城市的形象好了以后,实力强了以后,
我觉得会展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一个城市打造它的软实力,打造城市的形象,因为一个城市的形象好了以后,实力强了以后,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它是无形的对整个经济全面的推动。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
开跑!福娃之后看海宝
近了!越来越近了!
看清楚了吗?上海滩上,那只正蹦蹦跳跳奔跑过来的可爱小不点。它小巧玲珑,圆润的身体有如海水般蔚蓝;又大又圆的眼睛,放射着对美好未来的自信与热情;一只手握拳,一只手翘起大拇指,又彷佛在欢迎世界各地朋友的到来。
它就是海宝,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奥运之后看世博。在我们挥手作别福娃五兄妹之后,从今年夏天开始直到明年下半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宝将代替福娃成为全国人民新的宠儿。
没错,2008年奥运会过后,最能凝聚全国人气同时也最令世界瞩目的盛事,莫过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了。这次以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的盛会,预计将吸引全球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上海。毫无疑问,主办世博会将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而其中受益最大的,恐怕还是会展业了。
飞跃!世博浪潮推会展
开会、办展赚大钱,这是人们对会展形成的普遍印象。会展经济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得益于此,房地产、旅游餐饮等一系列相关产业都能分享发展的果实。美国的一位市长曾经说过:如果在我这个城市开一个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们头顶上撒美元。就我国来说,近年来会展经济带来的直接产值已经高达数百亿人民币,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被不断刷新。
2002年上海申办世博会的成功,不但对上海本地的城市建设规模与经济发展速度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也带动了国内各大一线城市会展业的飞速发展。
虽然会展业在国外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登陆我国却不过10多年时间,它确实只是个年轻的行业。但是会展业一点也不神秘,它其实就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业。上海作为全国最具开放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很早就出现了会展业的萌芽,而上海会展业的发展也一直走在国内大城市的前列。
迈进新世纪加入WTO之后这几年,随着国内国际会展活动的频频举办,我国会展业年均增速达到了20%以上,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当瞩目的成绩。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全国展会数量超过4000个,主营展览公司3800家左右,从业人员近百万人,展览会的直接产值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直接或间接带动关联产业的产出近1000亿元。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大城市纷纷将会展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各会展城市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据国内某知名媒体2007年的调查,三大会展城市会展专业人才岗位需求与求职者的比例为:上海10比1、北京8比1、广州8比1。
作为经济发展标杆的上海,其在会展行业取得的成就更是不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性或国际性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十几年来,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数字,勾勒出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曲线1990年,上海举办的展览会只有40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到了1999年,会展数量达150个,展览面积80万平方米;而2005年仅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览项目就达到276个,总展出面积376万平方米,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国际展会105个,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型国际展会15个。到了这两年,上海一年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已经达到了400多场!这样的蓬勃发展势头,正随着世博会的临近越发高涨,整个行业一片兴旺,欣欣向荣。
起舞!会展人才就是香饽饽
上海会展业的迅猛发展,呼唤着更多的会展行业人才投身其间。据统计,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10万人,至少有近1万名高素质会展人才的缺口,世博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尚未饱和。其中核心为会展运作人才,如组织、策划、管理类人才;中层为设计、宣传、工程技术、物流等人才;外围是会展支援人才,如贸易、咨询、施工等人才。(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