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试题:孕妇和儿童谁应放弃逃生机会
“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豪华游轮不慎触礁,四名乘客搭乘一艘小型救生艇逃出,但小艇只能载3人,富商与寡妇狼狈为奸,坚决不离开,那么孕妇和儿童谁最应该放弃逃生机会?”前日,这道出现在武汉一所省属高校自主招生考
“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豪华游轮不慎触礁,四名乘客搭乘一艘小型救生艇逃出,但小艇只能载3人,富商与寡妇狼狈为奸,坚决不离开,那么孕妇和儿童谁最应该放弃逃生机会?”前日,这道出现在武汉一所省属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的讨论题,引来一些考生家长和专家的议论,有人指其“太残忍”。
试题
争议题曾是公司面试题
这道争议题目是一道面 试题,由若干名学生就该题目进行讨论,给出各自理由,再由考官根据考生的现场表现打分。这一道题讨论的成败,决定抽取该题考生是否有资格享受该校自主招生优惠政策。
考生的回答和表现各异。校方介绍,部分考生从存活概率方面分析,认为孕妇存活率比儿童低,应放弃逃生机会。也有考生从生命数量方面考虑,觉得儿童应放弃逃生机会,因为孕妇关乎两条生命。
“这种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主考官告诉记者,这道题主要是为了考查语言表达、辩论说服等能力和表情、手势、气质、自信等非语言能力。
记者上网搜索得知,这道题目曾被一些公司用来对新进员工进行面试。汉口的学生家长张先生说,公司可能是出于对利润最大化、市场资源与管理等问题的考虑,但学校把这个题目直接搬来考学生,似乎有些不妥,“太残忍了”。
正方
题目只是考查能力的载体
对于这道考题太残忍的指责,该校相关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这道题目旨在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是考查学生的道德素质,并不存在对学生思想进行误导。武钢三中高三学生穆佳琪参加过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她认为:“这个题目有其考查的价值,类似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采访中,部分家长也认为无可厚非。汉口一所高中学生家长胡先生说,毕竟社会比较现实,让考生了解现实的残酷性也未尝不可。
武汉一所省级示范高中高三年级张老师认为,不应用道德来“绑架”出题人。他说,此类令考生难堪的题目前几年也出现过,例如“如何看待大学生同居现象”、“你认为门当户对有必要吗”等,出题人不一定能做到十分科学,只要能达到考查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即可。“这样的题目顶多是一种考查的工具和载体而已,我觉得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
反方
如此怪题可能有负面影响
得知大学自主招生出现这种题目,武昌一所省示范高中的学生家长何先生认为“太残忍了”,有刁难之嫌,这样考查没有太大意义。部分受访的高中生说,自主招生考题不能光有能力考查价值,还应有正面积极的思想引导。“这道题目出现在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我认为并不合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伦理学专家刘可风教授说,该题如果用来考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显然无法达到考查目的,因为无论考生是选择孕妇还是儿童,都存在不道德的问题。
另外从考查形式上看,即便这道题只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反应速度等能力,也得不偿失,因为它失去了思想内涵,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刘可风教授说,这样的题目可能会使考生言行脱节,为了取悦考官而违心地讲假话,甚至诡辩,不会暴露真实的品行和个性。(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