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冲冒稳保 拉开级差
推广平行志愿的最大好处,就是通过一种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扩大考生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减少高分考生落选率。平行
推广平行志愿的最大好处,就是通过一种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扩大考生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减少高分考生落选率。平行志愿的录取过程中,每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但每个批次的四个志愿或者六个志愿之间又是一种平行、对等的并列关系。
平行志愿,分数为大
平行志愿的具体操作办法是:先按分数排序,再按志愿投档。考生档案投向不同高校的次序,取决于高考成绩的高低,而无所谓哪个志愿在先,哪个志愿在后。高校在通过招生主管部门(考试院)拿到考生档案之前,是看不到考生所填报的其他志愿的。
每个考生在同一个层次的高校中可以填报A、B、C、D四个志愿。假设有甲、乙两个考生,甲的考分是510,乙的考分是508,甲、乙两人都填报了某大学,但是,甲把某大学放在D志愿上了,而乙则把某大学放在A志愿上。现在某大学的进档线是509分,而甲的A、B、C志愿又都还没有被录取,于是,某大学肯定要录取甲,即使甲只把它放在D志愿上;而乙则无法进档,而必然落空,即使乙已把它放在A志愿上。某大学压根就不会在乎、也不知道考生有没有把它放在A志愿上。对于大学而言,你把我无论放在A、B、C、D哪个位置上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绩的高低。
网上录取时,大学最先看到的只是考生的分数,按照分数圈人头,而所能够做到的也只是从高到低,依次取档。这样,考分优先的原则才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体现。只要志愿填报得科学合理,一般都不会出现以往高分低录、够分不取的现象。
A冲、B冒、C稳、D保,学校之间逐级设置5分左右的分差
而使一本学校A、B、C、D四个志愿之间保持一定的分数级差,则是志愿填报得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标志。最好的办法就是A冲、B冒、C稳、D保。具体则指:
A志愿的学校是冲一冲的,是最理想的选择,一心向往,但又存在一定的距离,可能性在30%左右。学校遇到天灾,如招生小年、大面积缺档或大家都望而生畏不敢填等情况,考生则会因祸得福,完全能够上线。即使没能录取,也没什么遗憾。
B志愿的学校,也比较理想,虽有点冒失、吃力,但也很值得期待,胜、负各50%之可能,可成、可不成。发挥得好,自己赚了;没有发挥好,也不吃亏。而如果放弃了,也非常可惜,虽有风险,但至少不会浪费自己的分数。
C志愿的学校则比较平稳、妥当,也很现实,适合于自己的真实成绩,属于次一级的理想目标。如果录取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能性很大,有80%以上的把握。风险系数不大,但如果在学校、专业选择方面拿捏不准,可能会委屈了自己。
D志愿的学校则是最后的保底,十拿九稳,100%没问题,属于最后的防线,具有押宝的性质,绝对不能崩溃,应该志在必得,否则,就只能下滑一个批次(即减低一级学校,甚至减低一级学历)被录取。但如果低估了自己的实力,则容易浪费自己的一些分数。
必须强调的是,以各学校往年录取线与批次分数线的差值为主要参考依据,A、B、C、D四所学校之间逐级设置5分左右的分差是比较合理的,但最多不能超过6分或8分。
二本学校A、B、C、D、E、F六个平行志愿的关系,则以此类推。
考虑风险,最好在是否服从栏里写上一个是
因为平行志愿的每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所以一次性满足率非常高,考生和学校的供求关系趋于合理,双方的利益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但是,如果志愿填报不科学、不合理,或没能够反映出一定的级差,如A、B、C、D四所高校都属于同一重量级的,或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如非某大学不上、非某专业不读,或坚决不服从调剂,则必然会出现退档的情况。
平行志愿中,考生被退档是最大的风险,这意味着将落到征求平行志愿中去,或直接被降到下一批次录取。所以,考生如果对自己所填的志愿没有很大的信心,最好在是否服从栏里乖乖地写上一个是,免得浪费、委屈了自己辛辛苦苦考出来的分数。实际上,现在许多大学都已推行转专业的制度,所以,先入校,有机会再重新调整,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