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自主招生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自主招生乱象显现质疑渐起 需坚定信念奔目标|||自主招生乱象显现(2)

时间:2011-01-10 12:55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刘海峰: 高考改革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而各种“两难”的实质其实只有两个: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条件远不如城市学生,在高考竞争中从

刘海峰:高考改革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而各种“两难”的实质其实只有两个: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条件远不如城市学生,在高考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在过去偏重考察知识面和记忆力的情形下,刻苦攻读记诵不辍也可能取得高分。而当高考日益倾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的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有所上升。

谢小庆:如果考试所考查的是“素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就得到了统一。自主招生考试是新生事物,会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缩小“城乡差距”,是我们今天推动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个职业的考试研究者,我清楚地知道“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条件是所有的应考者都受到相同的教育,过分强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只会用“形式公平”掩盖“实质不公平”。今天,世界上的顶尖大学都公开宣称自己向女性、少数族裔和贫困家庭子女倾斜的招生政策。这种倾斜政策虽有悖“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但可以补救被“形式公平”所掩盖的“实质不公平”。改革高考,抛弃并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既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率,也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

信念坚定目标明确

自主招生如何走向完善

以选拔优秀创新人才为目标,高校自主招生之路必然会越走越宽。然而从选拔、识别优秀人才的具体方式及角度出发,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需求、有利于教育良性发展的改革良法还有什么?在政府管理、制度建设、社会监督又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显然,改革路途中,许多问题尚有讨论的空间。

谢小庆:我希望已经争取到自主招生权的学校,更多地采用一些类似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职业汉语能力”的能力考试。在阳光实名推荐方面,我期待一些中学校长可以像发现“和氏璧”的卞和一样,具有宁刖双足也要使宝玉闻达于世的勇气。希望有更多的大学跟进,使“阳光推荐”成为一批大学的选才途径。

刘海峰:我认为,高考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考为主、能力测试、多元评价、分类招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就是要逐步建立起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能力测试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政府宏观指导、调控,专业机构命题和组织考试,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社会有效监督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