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质疑“三足鼎立”:是抱团抢生源?
最近,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首的20多所高校,组成三大联考阵营,被网友戏称为“北约”、“华约”和“同盟”。至此,即将于2011年春节后进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在全国已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教
最近,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首的20多所高校,组成三大联考阵营,被网友戏称为“北约”、“华约”和“同盟”。至此,即将于2011年春节后进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在全国已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教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永明教授直言不讳地提出质疑,如果重点高校频频结盟,而且只是为了相互攀比看谁能抢到更好的生源,这肯定会有悖探索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初衷,将对社会带来种种不利因素。
陈永明教授说,对“北约”、“华约”和“同盟”三大联考集团的质疑源于三个方面:
质疑一 打压“二三流”大学
现代教育讲求公平和均衡发展,如果一流高校纷纷抱团“三足鼎立”甚至“多足鼎立”,那么,所谓的“二流”大学和“三流”大学怎么办?所造成的招生优势和劣势的对差,究竟是具有积极因素呢还是消极因素?对“二三流”大学到底是在推动它发展呢还是在事实上抑制它发展?
质疑二 可能变成“小高考(论坛)”
今后的高中教育怎么进行?现在三大联考集团分成了工科、理科和文科,过去是按高考分数进行统招,现在分成多个联考集团了,那么,高中校长的价值取向会不会发生偏差?这样的招考方式,又会不会给今后的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困惑呢?联考集团的出现,本身是改革的力举,可是如果搞得不好,会不会弄成一个个小高考呢?
质疑三 集团自招难显个性
我国已经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大学自主招生的本意是要能体现高校的个性和办学特色,现在名校组成一个个集团,各自的个性和特色在自主招生中是更加凸显了呢还是又走向了共性,这是亟须认真考量的。
在名校组成联考集团“圈地”抢优秀生源后,看似学生的选择权增多了,实则不然。陈永明教授说,“北约”不可能为“华约”增加更多的方便,“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不同联考集团往往会在同一时间开考,以达到相互牵制的作用,真正伤害的还是考生,而且还会伤害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新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力度。对此,陈永明教授认为,自主招生的高校或集团,还应当顾及整个社会的利益,不能损害到其他高校的利益与发展,自主招生的意义首先要体现在大学的办学特色上,要在办学的内涵建设上下工夫,否则就是“换汤不换药”,还会留下许多后遗症。(记者 王蔚)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