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联考”:良性互动还是恶性竞争
11月下旬,北大、复旦、港大、北航大、北师大、南开和厦大等七所著名高校发布消息,决定在自主招生选拔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以“联考”成绩作为自主选拔的录取标准。而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
11月下旬,北大、复旦、港大、北航大、北师大、南开和厦大等七所著名高校发布消息,决定在自主招生选拔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以“联考”成绩作为自主选拔的录取标准。而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南大等五校去年已经开展自主选拔“联考”测试,今年加入新成员浙大后将继续进行。
中国高校联合自主招生打响并形成“两大阵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联考”是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还是增加了考生的额外负担?“联考”是资源共享的良性互动,还是争抢生源的恶性竞争?“联考”能否成为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又一“破冰”点,推动改革深入前行?
“两大阵营”分推高水平大学“联考”
去年开始的“五校联考”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招生部门共同策划,共同委托专业考试机构举行自主选拔合作测试。从今年开始,浙江大学也参与进来。六校将开展进一步合作,继续采用通用测试、高校个性测试和高校面试的模式进行自主选拔。测试成绩将在六校之间互认,高校个性测试成绩可在六校间彼此参考,而面试时间也将尽量协调,使得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孟芊表示,自主招生可以多纬度评价一名考生,具有积极意义,“六校联考”一次测试成绩多所大学承认,降低了考生的成本。
今年11月下旬,北大、复旦、港大、北航大、北师大、南开和厦大等七所高校也宣布,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记者从北大招生办负责人处获悉,七所高校基本上都是以文理医工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在历史传统、精神文化,特别是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上有相似之处,七校联合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考生参加一次考试,可以获得申请多所大学面试的机会,既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机会,又降低了考生的考试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考生奔波之苦。
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说:“考试的科目根据七所大学的特点而确定为七门。基本上要考一天,上午考语数外,下午物理化学,晚上历史和政治,每门科目的满分为100分。”
“如何利用这些成绩,每个高校的方案是不一样的。这与高考(论坛)不同,高考就一个总分。这次七校‘联考’,考生会拿到每一门课的成绩,各个高校在参考这些成绩时,有的可能主要看语数外,有的专业性强的高校可能还要加看诸如物理、化学、历史等专业成绩。”
由于两大“联考”阵营分别由北大和清华牵头,因此在民间被戏称为“北约”和“华约”。
增加选择是否减轻了负担?
北大招生办负责人说,“联考”首要的考虑是为了减轻考生负担,避免考生来回奔波,降低考试成本。
其次,是为了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此次“联考”,七所高校之间的地位完全平等,考生所报考的高校互为平行关系,不分先后顺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和各高校人才培养特点进行多元组合,选择机会大为增加。
第三,此次“联考”,更强调各高校的自主性。在考试科目设置上,尽管提供了几个考试科目,但选考哪些科目以及每科成绩如何使用,则由各高校根据人才需求自行决定。
“比如,复旦大学非常强调文理综合,就要求报考复旦的考生提供七科的成绩,其他高校则不一定有这样的要求。有些高校甚至可以根据考生的单科成绩进行选拔,有利于多元人才的脱颖而出。在考试内容上,由参与高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共性需求,联合命题,着重对考生素质与能力考核。”丁光宏说。(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