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足鼎立到合纵连横 自招联考能走多远?
(资料图)新华网上海12月4日专电(记者俞菀、仇逸)高校自主招生联考风云激荡,从“北约”“华约”到“工盟”,民间称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已进入了“三足鼎立”时代,在全国80余所实行自主招生改革的高校中渐成蔓延之
新华网上海12月4日专电(记者俞菀、仇逸)高校自主招生联考风云激荡,从“北约”“华约”到“工盟”,民间称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已进入了“三足鼎立”时代,在全国80余所实行自主招生改革的高校中渐成蔓延之势。
联考之风愈演愈烈,这一形势能否为高校资源共享搭建有效桥梁?能否促成自主招生改革良性互动、切实减轻考生的负担?还是会演变成“小高考(论坛)”?一个个问题牵动着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神经。
合纵连横,联考阵容不断扩大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制度改革始于知名的“五校联考”,从去年开始,由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西交大和南大的招生部门共同策划,共同委托专业考试机构举行自主选拔合作测试。2010年10月和11月,浙大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参与其中。7校联合开展合作,继续采用通用测试、高校个性测试和高校面试的模式进行自主选拔。测试成绩将在各校间互认,个性测试成绩可在各校间彼此参考。
今年11月21日,北大、复旦、港大、北航大、北师大、南开和厦大宣布组成“七校联考”阵营,成员基本上都是以文理医工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在历史传统、精神文化,特别是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上具备相似之处。一周后,山大、武大、华科大、中大、川大和兰大等6所高校宣布加盟,阵容扩大到13所高校。考生的每科成绩将会分别列出,便于各个高校分类考量。
11月25日,北京理工、大连理工、东南大学、哈工大、华南理工、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结成联考阵营,仅仅5天后重庆大学入盟,扩容后的9校进行自主招生联考,并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9所高校今后将本着“追求卓越、共享资源”的原则,共同推进大学教育改革与卓越人才培养。联合的各大高校均认为,开展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可借机落实联合高校与欧洲工程类院校的合作与交流。
疲于赶考,考生能否不变“烤”生?
清华招生办主任孟芊、复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南大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姜辉,以及北大招生办负责人均在不同场合表示,联考首要考虑的,就是切实减轻考生负担。据介绍,实行联考后,学生的考试成本将大大降低;联合高校之间的地位完全平等,考生所报考的高校互为平行关系,不分先后顺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和各高校人才培养特点进行多元组合,选择机会大为增加;专业考试机构的加入,也会使联考更具科学性,确实有许多优点。
然而,联考时间的安排给考生们带来些许困难。11月27日,北大所在的13所联考高校宣布联考时间为2011年2月20日,清华所在的“七校联考”时间确定为2011年2月19日。三天后,同济大学等宣布“九校联考”时间为2011年2月26日。三大阵营联考的复试和面试时间也将尽量岔开。
据了解,19日清华等七校联考的科目中,阅读与写作、数学两科为必考,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两科“二选一”;而20日北大等13校联考的科目安排,大致是上午语、数、外,下午物理、化学,晚上历史政治。对于这种情况,有专家指出,如果两个联考都参加,不知道学生们能否吃得消?会不会被迫“二保一”呢?(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