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自主招生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高校自主招生路漫漫 六成人认为增加学生负担

时间:2010-03-02 10: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进入11月份以来,高校自主招生成了一个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先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国内知名高校首次携手实行五校联

进入11月份以来,高校自主招生成了一个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先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国内知名高校首次携手实行五校联考;随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大学3所高校宣称要在自主招生中联手。而北大试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则将自主招生推上了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2003年开始试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在培养创新人才上取得了不少成效,然而,在操作层面上一直存在一些争议。为此,上周本刊联合某门户网站推出了高校自主招生,会否制造新的高考不公的调查,在调查中近6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自主招生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而在自主招生中获益的学生,仅是极少数。

五问高校自主招生

调查补白

自主招生,因为被理解为偏才怪才上大学的绿色通道,6年前甫一推出,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自主招生,因为被延伸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这个冬天,再一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从高招改革一个小小的切口,推及维系中国教育体系金字塔最顶层的制度设置人们在审视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试点6年来的历程时,更多顾及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是否得到彻底贯彻,更多担忧的是在推行这一渐进式改革中效率与公平的博弈。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如下五点疑问,以期对正在进行的自主招生试点有所推进。须知,高考改革迈出的每一小步,都会实实在在地影响一代人的成长之路。

当代钱钟书、吴晗

为何迟迟没有出现

由于一开始就将选拔目标锁定为创新人才,自主招生制度甫一推出,社会各界就普遍将其理解为偏才怪才上大学的绿色通道。然而在实施6年后,人们才发现:众所期待的当代钱钟书、吴晗并没有因自主招生的推行而出现;原因很简单:大部分高校依然以文化课考试作为自主招生的主要衡量依据,考生还要参加高考,而最优秀的考生得到的优惠一般也只有30分左右,平均到四五门高考科目中,也只能作为考场上一时发挥欠佳后的一点贴补而已,实在当不得大用。

为何明知是局

考生也不得不上赶着追逐

当6年前自主招生制度刚刚被推出时,善良的人们更多的是从考生的角度理解高考改革的这一新事物,大部分人认为此举无疑给考生上大学开辟了新的通道;然而,当自主招生被延伸一步,演变成中学校长推荐制的时候,蓦然回首,人们才明白,所谓的自主招生毋宁说是名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下的一个局,仅此而已。因为考生一旦上了钩,就要签下卖身契,高考报志愿再也没了自由,而自主招生的竞争由此也演变成了高校赶在高考前提早掐尖儿的一场大战。但是,话说回来,明知是局考生也不得不上赶着去追逐,因为高考毕竟关系到身家性命,多个机会多条路。

自主招生为何沦为

部分重点高校的小灶

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从6年前的22所,已经增加到如今的76所。然而,相对于全国2000余所高校的总数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小数目。在基础教育领域里资源不均衡的现实被广为诟病的今天,我们是否也意识到了:在中国教育体系最顶端的高等教育领域里,同样存在着人为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制?开自主招生的小灶,是否会加重高等教育领域的贫富不均?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