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自主招生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教育部鼓励北大试行“推荐制” 称是有益探索

时间:2010-02-27 14: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昨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的进一步深化的积极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诚信

昨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的进一步深化的积极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诚信体系的有益尝试,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要求,遵循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开展一些有益的探索。

其实在北大公布了这一自主招生的新举措之后,社会上对这一政策能否得到公正执行持质疑态度,公众担心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过程中,会受到权力和金钱的介入或影响。

昨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实践的范围和时间均有限,各种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但该负责人表示,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为这些积极探索创造宽松的环境与氛围。

该负责人还表示,希望社会各界还多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欢迎社会各界严格监督,从而切实在制度、程序以及具体操作上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确保招生的公平和公正。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自教育部试行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以来,各试点高校紧密围绕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目标,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招收了一大批综合素质全面,特长突出的优秀学生,为促进生源多样化,以及提高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发挥了积极作用。

日前,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39所具备推荐资质的学校名单出炉。随即,有人对入选学校的标准和推荐过程是否能确保公平提出了质疑。昨日,本报就此采访了部分学校和专家,以及北大招办相关负责人。

- 学校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

推荐生应是偏才怪才

四中要推荐,就推荐那些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他们可能是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难于生存的。按照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的看法,校长以实名担保推荐到北大的学生,应该是常人眼中的偏才或怪才,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好学生。换句话说,如果十年内都发现不了这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十年不向北大推荐。

刘长铭认为,北大此次推出校长实名推荐的招生方式,本意是希望对这一缺陷进行弥补,发现在某方面具有特殊潜质的学生,而非一般的高考学科成绩优异的学生。

我们希望四中推荐那些能够成为钱钟书、吴晗一类的人才的学生,假如我们有能力发现这样的学生的话。刘长铭说,他不认为数理化得奖就是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在他看来,恰恰是一些在课外表现出超常才华的学生,更接近推荐标准。

虽然是校长实名担保,但校长推荐本身并非是校长个人行为。刘长铭说,在这项招生改革的初期,操作要在集体的把关和监督下进行。也就是说,校长是代一个集体行使推荐的权力。

诚信确实是个大问题。不过刘长铭认为,四中坚持多年的公示制度,对于推荐本身是个强大的监督。

北大附中校长生玉海:

不可能一个人说了算

北大附中生玉海昨天表示,最终推荐哪些同学不可能由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可能包括校内学生自荐、教师评议、同学评议等等诸多环节,并在学校公示。

生玉海对推荐制的未来很有信心。他说,目前北大附中正在研究如何具体实施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在被问及推荐过程是否由校长一个人说了算时,生玉海说:这怎么可能一个人说了算?在北大附中不可能。(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