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推荐制”缺少统一标准中学校长压力大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大学不惜在招生这件最敏感的事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引入校长推荐制,谋求招生权重心下移。但对很多中学校长来说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大学不惜在招生这件最敏感的事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引入校长推荐制,谋求招生权重心下移。
但对很多中学校长来说,从大学抛出的绣球,某种意义上简直就是一个从大学踢来的皮球
校长的困惑:选人标准不统一怎么办
昨天(11月10日),就职于沪上某区实验性示范性中学的康校长受邀参加一所沪上名校召开的座谈会,会议议题是共商该大学2010年的自主招生大计,校长推荐制是核心议题之一。对此,康校长显得有些受宠若惊,我前两天只是从新闻里看到北大要推行校长推荐制,没想到马上就轮到自己为学生推荐了。
由于康校长的学校并非市级实验性示范性学校,过去不在名牌大学格外关注的学校之列,与名校联系不多。除了对大学排名心里有谱以外,此类中学对各所大学的个性了解十分有限。像康校长为了认真履职而需要重新了解沪上多所大学的具体特征,从而予以推荐学生的校长亦不在少数。
即便是在市实验性示范性中学,校长们也开始困惑。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说,纵然把真正优秀、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送到好的大学深造是大学和中学的共同愿望,但在具体推荐时,中学校长对人才的价值判断可能与大学的判断并不一致。
校长的难处:条子和招呼难以招架
不少中学校长之所以把绣球看成是皮球,乃是因为他们预感到自己的压力又增加了。
沪上某实验性示范性中学的校长并不讳言随着高校自主招生引入校长推荐制以后,他手上接到的条子和来自各方面的招呼可能会越来越多。所幸,这位富有战斗经验的校长早已为自己找到一条对策排名次。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中学校长坚称,学校将通过制度和程序设计,确保推荐生是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被举荐的。而看似公正的程序之下,能否保证一个富有创新能力、懂得关怀弱势群体的优秀生,其能力能够被中学充分地化为各种硬性考核指标,不能不叫人担心。
校长的盘算:田忌赛马增加新筹码
无论如何,校长推荐制,可以被看作是在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衔接点上做出的一次努力。大学的目标很纯粹:从中学选拔优秀人才,由大学来完成深加工。相形之下,中学校长的心情就要复杂得多。
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升学率迄今仍然是对中学校长考核的硬指标。由此,各大高校推出的校长推荐制,极容易在具体操作中,被中学校长当成一种田忌赛马的博弈。毋庸置疑,升学率这一硬指标的存在,令很多中学校长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把学生送上大学的机会。在此背景下,高校为不拘一格选人才而推出的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制,会否最终沦为中学校长们在招考这场田忌赛马大战中的博弈新筹码,实在不得而知。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