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自主招生报考五大原则 采取针对性策略
进入11月份,各高校自主招生的相关招生方案都将陆续出台。目前,本市共有9所高校 (8所部属高校以及上海大学)具有自主招生资格,且自
进入11月份,各高校自主招生的相关招生方案都将陆续出台。目前,本市共有9所高校 (8所部属高校以及上海大学)具有自主招生资格,且自主招生的形式也愈来愈多元化。总结往年的报考经验,对于考生来说,除了要积极把握自主招生的机会,院校的选择和策略运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原则一:把握机会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今后若干年内,本市部属院校的本地生比例将进一步下降至30%以内。据有关方面对全国部属高校2000年至2002年招生计划数据统计表明,上海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3年平均值高达56.99%。从2009年看,这一数值已经明显下降,达到了40%上下。今年,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东华、华理等本市8所部属高校本地生源计划总共比去年减少了约1000人左右。由于上海2010年高考生源将继续减少,预计本地生源招生计划数还将进一步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复旦、交大在本地的招生计划缩减,两校从去年开始,在上海生源自主招生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正常高考录取的学生。如果明年两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缩减本地招生比例,自主招生在上海的规模保持不变,那么这意味着明年通过正常高考录取本地招生计划将进一步缩小。据悉,复旦今年全国招生总规模为3千人,通过正常高考录取的计划上海文科仅为120人,理科220人。因此,自主招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广大高三考生来说,一定要非常珍惜自主招生的机会,不要轻言放弃。
原则二:合理定位
目前,高考已经不是考大学的独木桥。事实上,在整个高三过程中,学生拥有的升学机会非常多。如,复旦、交大提供的自主选拔招生改革试验(俗称500人自主招生),考生只要通过学校选拔,可以淡化高考成绩的因素而被录取。
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东华、财大、上外、华理等8所部属高校都拥有5%自主招生资格,除了复旦要求享受这一优惠的考生必须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上20分,才能被录取以外,其他高校基本上只要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就能被录取。绝大部分高校享受这一自主招生优惠的考生在入学选择专业时还能获得一定的校内加分优惠。
上海大学虽然是市属高校,也拥有自主招生的资格。其2009年的方案为,从本市25所中学中,选拔录取100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而不组织选拔考试,直接由中学校长推荐是上大自主招生的一大亮点。
对于今后想到教师的学生来说,可以把握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机会。不仅大学期间学费免费,而且今后就业也有保障。
此外,本市部分高校的专科层次还实施依法自主招生。 2009年,有21所专科层次的院校实施了依法自主招生。这些院校自主命题、自主考试,对学习成绩不能适应高三激烈竞争环境的考生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虽然种类很多,但是以上考试难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关键还是合理定位。
原则三:理性组合
眼下,为获得一个宝贵的名校面试机会,高三学生都卯足了劲。据了解,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总共400多名高三学生,将近一半人报名参加了复旦自主招生培训班。但由于复旦和交大自主招生名额都是有限的,蜂拥报考名校显然并不理性。
各个高校自主招生侧重点都不相同。如复旦的水平测试,注重10个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但是很多过来人在接受采访时都感觉:笔试对理科生更有利,文科生在面试中相对有利。而交大历年的测试卷则更偏向于选拔性质,较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如果学生同时报考复旦、交大,由于其复习范围不同,是十分不理智的行为。全身心扑在复旦或交大的自主招生考试筹备上,反而很可能会影响正常高三的复习。(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