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自主招生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南下北上的自主招生 演绎高三学子“赶考记”

时间:2009-11-03 11: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找到了考场,小王从书包里拿出一碗“康师傅”,又从考场门口的供水处拿了热水泡面。他说,“泡面很好吃,在外面嫌麻烦,大家都吃碗装的,

  找到了考场,小王从书包里拿出一碗“康师傅”,又从考场门口的供水处拿了热水泡面。他说,“泡面很好吃,在外面嫌麻烦,大家都吃碗装的,要是在旅馆,我们就吃袋装的,用自带的碗盛,可以省点。”记者看到,他的书包里还有很多同样的“康师傅”。

  这是日前记者在浙大自主招生现场看到的一幕。随着各个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启动,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三学生,开始了“南征北战”的赶考生活……

  赶考记1:南下

  1月18日那晚,紫金港国际会议中心225室,台上,一位老师幽默诙谐地传达着对“头脑风暴”的理解;台下,众人已将座位一占而空,很安静,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讲座。可能是怕拖着行李箱影响到别人,刚办完住宿手续的刘阿姨选择了大厅的一个角落,坐在了过道的阶梯上。

  刘阿姨和她的家人都是西安人,分别在西安的两所大学里任职,丈夫是建筑系的老师,她在校医院工作。“因为她父亲的影响,孩子从小就喜欢玩建筑模型,一有空就跑去他父亲的实验室,问东问西。她对建筑的痴迷程度估计不亚于那些狂热的足球迷。”

  全国的许多名校都有建筑设计专业,孩子为什么偏偏选择浙大呢?刘阿姨说,“这孩子很奇怪,只想考浙大。初三那年,孩子的学校为了奖励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组织了一次集体旅游活动,目的地就是浙大。那次出游回来,她就跟着了魔似的,嘴里经常挂着浙大,浙大很大、很美,更可笑的是一直唠叨‘非浙大不读’。做父母的,我们自然不放心孩子去这么远的地方读书,但也拗不过她,没办法,这次只好陪她来了。”

  “孩子很累,做母亲的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准备这次考试,半年来,她天天看书到很晚,瘦了好几斤。”讲到这里,刘阿姨的眼眶湿润了,“从西安到杭州,我们一共坐了20个小时的火车。火车站,人挤人,我们俩差点还被挤散。一路上,孩子感冒加重,咳嗽不断,鼻涕和眼泪也没停过。你说这小孩,怎么就那么倔强呢?”

  次日下午5时许,考场门口,见到母女俩时,她们显得很轻松,仿佛“撂下一重担似的”。孩子中等身材,戴着一副眼镜,“考完了,感觉还不错,不管怎么样,我努力了。我相信我能考上浙大!”

  赶考记2:北上

  初见小王是在19日中午,考完笔试的他背着双肩包拖着行李箱默默寻找着面试的考场。看见记者,他问道,“您知道第二考场在哪吗?”

  见他一个人,记者问“这次考试父母没陪你吗?”他笑了,“我跟同学一起来,大家边考边玩,父母想来我不让他们来。”

  小王说,“我和同学都是贵州人,报了三个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杭州是第二站。前几天,我们刚去了复旦大学,顺便在上海玩了几天。这两天,等搞掂了浙江大学的自主招生测试,还要去南京大学。”

  关于高校的自主招生,小王有自己的想法,“高三的学习很累,平时我算是很努力,成绩也还不错,所以想多一点选择的机会,沿海地区经济又发达,我就报名了。当然,如果能通过那自然是好事,等于给自己加了保险杠。要是没通过也没关系,因为靠的大多是平时知识点的积累,就当是一种经历吧。”

  找到了考场,小王从书包里拿出一碗“康师傅”,又从考场门口的供水处拿了热水泡面。他说,“泡面很好吃,在外面嫌麻烦,大家都吃碗装的,要是在旅馆,我们就吃袋装的,用自带的铅碗盛,可以省点。”记者看到,他的书包里还有很多同样的“康师傅”。

  这次出来小王要辗转三个地方,带的钱不多,只有两千多元。每到一个城市,“康师傅”随身背,找小巷子的旅馆住,尽管有点破旧,但四个人住一间,能省下不少钱。

  小王说,几场考试下来,他认识了许多各地的同龄人,也发现了更“疯狂”的赶考人。“他们的转战计划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和南京,连考十几场,中途用的交通工具是飞机和出租车,光交通费和住宿费就花了一万多。有些家长还羡慕我们的自立能力,他们陪孩子赶考,还要请假,实际的经济损失远不止这些。”(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