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自主招生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赶考自主招生进行时 高三生搜集真题勤取经

时间:2009-11-03 11: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每年6月,有“一考定终身”之说的都牵动千家万户的心。而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兴起,考生、中学教师、家长的忙碌提前了半年,每到年末岁

  每年6月,有“一考定终身”之说的都牵动千家万户的心。而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兴起,考生、中学教师、家长的忙碌提前了半年,每到年末岁初,都有一批考生或南下,或北上,参加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小高考”催生了又一个“赶考月”。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首批实行自主招生试点,之后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逐年增加,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68所高校获得自主招生资格。有着“小高考”之称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吸引了越来越多考生的目光。对于一部分考生来说,自主招生获得的20分甚至更多的加分,决定了他们在高考这场博弈中的命运。

  “自主招生考试本身就是一场博弈,考前考后都有很多现实的问题,一点不比高考轻松。”去年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的于萍(化名)说。

  搜集真题勤取经

  几乎每一个接受笔者采访的考生,都在应考之前或上网或找师兄师姐或托知情的熟人找过报考高校历年的自主招生真题并仔细研究,通过各种渠道“取经”。

  1月23日,笔者在北京大学“未来北大人社区”招生论坛上看到,面试刚结束就有考生发帖:请大家整理一下面试题,留给明年的考生。随后又出现诸如主题为“面试题目整理”、“面试感受”等的帖子,有关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的帖子一度“称霸”论坛,满眼都是。在精华区,2007年11月底被置顶的《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保送生选拔流程详解》阅读量已超过1万次,该手册由北大招生网邀请参加过近年自主招生和保送生选拔的同学和老师编写,所有信息均为编写者根据实战经历和经验教训总结而成。

  “从有了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这个想法开始,我们一家就注册了两个账号,母亲天天在这个招生论坛上待着帮我搜集信息,师兄师姐们的经验给了我很多帮助。”于萍乐滋滋地回忆去年“潜水”的日子。她说,现在对这个论坛还很有感情,时不时上来看看,替学弟学妹们解答一些问题。

  清华大学材料系07级的赵煜老家在江南小镇,自己住校,上网不方便,获取信息的渠道少了一点。但是,在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前,他还是通过学校的老师辗转找到了一个曾经参加过清华自主招生考试的同乡师姐,打听了笔试、面试的一些情况。

  “笔试的题目当然不可能一样甚至可以说完全不一样,但至少心里有点底,比如面试要考查什么,答题技巧之类的,也壮壮胆。”赵宇说。

  据上海《新闻晨报》报道,因为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试题一般都不对外公布,一些较早组织学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重点中学开始建立自己的“试题库”。自主招生一结束,就请过来人来“口述真题”,根据考生的回忆记录试题,以便下一届学生“练兵”。

  部分中学教师认为,由于真题代表了高校录取考生的真实标准,也能够反映高校出题的偏好和导向,所以分析真题的做法也带来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数学、物理等学科。

  小赵作为志愿者长期担任北京某高校招生论坛“招生政策咨询”版面的版主,义务为考生解答各类问题。他认为,真题未必有用,但是多和有实践经验的学长交流,能够在技术层面上获得一些帮助。最重要的是报考前仔细阅读招生简章,对照条件,按照自身情况挑选学校,摆正心态,从容应考。

  应考无须刻意准备平时靠积累现场靠发挥

  几乎每一个接受采访的考生都认为:没有必要刻意准备自主招生的考试。

  赵煜回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题目很灵活,和课本的关系不是非常密切,主要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这些东西短期之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也无从下手准备,关键还在于个人平时的积累和功底。

  “怎么都想不到会出这样的考题”、“试题太开放,做完了心里没底”、“准备的东西一点都没用上”,在各高校的招生论坛上,很多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发帖感叹。(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